">
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先致郁,后治愈——圖像小說《爺爺和月亮》《杰克和消失的時間》新書發布會”日前在線上舉辦。《爺爺和月亮》《杰克和消失的時間》是兩個關于生命、愛、親情的故事。兩個故事看似憂郁傷感,閱讀后卻讓人心中泛起溫暖和層層波瀾。北京大學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軒指出,“孤獨”和“愛”是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療愈人們心靈問題的往往是悲劇而不是喜劇。
“先致郁,后治愈”——這代表了這兩本圖像小說的獨特魅力,即用藝術和語言對讀者進行心靈的慰藉和撫慰。
《爺爺和月亮》《杰克和消失的時間》的作者斯蒂芬妮·拉勃朗特于2004年參加選秀節目《明星學院》獲得冠軍,在加拿大名聲大噪。其中《爺爺和月亮》的創作,就與她追求明星之路的夢想有關,“在這個故事中,我講述了轉瞬即逝的生命和胸懷的夢想”,作者說。《杰克和消失的時間》則講述了父親杰克在大海中尋子的孤獨一生,是一則充滿著愛和失去、希望和絕望的寓言。面對生活的磨難,杰克試圖對抗大海,對抗現實,對抗時間,最后卻徒勞無功。
北京大學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軒應邀出席了發布會,與著名詩人、散文家、書評家、作家徐魯,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著名作家葛競,《爺爺和月亮》譯者桃子,《杰克和消失的時間》的譯者西西,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共同就相關話題進行了交流。
曹文軒指出,今天這個時代是追求快樂、追求狂歡的時代,快樂能解決我們不快樂的問題嗎?“其實當我們不快樂,當我們憂傷,當我們感到壓抑時,治愈我們的并不是喜劇,恰恰是悲劇。當我們遇到憂郁、悲哀甚至絕望等心靈難題時,其實悲劇反而比喜劇更有效。對于這個關系,在悲劇心理學里講得非常清楚,這就是我們現在為什么還很需要安徒生童話的原因,因為它提供了可以治愈我們心靈創傷的悲劇性作品,所以,我們對于悲喜劇一定要有新的認識。”
他認為,這兩本書最棒的地方在于它們時跨越年齡、跨越時間、跨越空間的書。“孤獨”和“愛”是這兩本書的主題,也是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這對中國作家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啟發,我們要講的故事,應該是關于人類的故事,我們要講中國故事,而且要講好中國故事。”
白冰說,圖像小說和漫畫不同,因為它具有飽滿的情感和情緒,有小說起承轉合的完整情節,劇情更為完整,思想更加深刻;同時,因為它文字相對較少,閱讀起來輕松愉快。《爺爺和月亮》《杰克和消失的時間》是接力出版社今年給讀者推出的重量級圖像小說。這兩部作品,涉及愛、夢想、時間、失去、孤獨等等,略帶傷感的故事可能讓讀者讀完后感到致郁,卻能在結束后帶來強大的治愈,如同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提到:當悲傷、憤怒、恐懼等情緒以合適的比例出現在文學藝術作品中時,人們可以從中獲得快感,這被稱作“悲劇悖論”。
“正劇、戲劇給讀者帶來的是一種快樂,悲劇給讀者帶來的是另外一種快樂,而且是更高級的一種快樂。審悲意識對于我們的創作和閱讀也很重要。通過閱讀這兩部作品,人們可以為自己的情緒找到一個宣泄口,通過與藝術中的人物共情,讓自己從經歷的孤獨、失去和離別,以及生活困頓中得到解脫,最終得到心靈的治愈。”(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