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福州9月16日電 (記者 閆旭)以“傳統技藝數字新生”為主題的第四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16日在坐落于福州的閩江學院舉行,兩岸專家學者圍繞相關議題進行學術分享。
上海臺商周報社長楊文山作了題為“甲骨文字及數字化運用與文創設計的結合”的發言,探討以甲骨文為代表的文化遺產如何走出“清冷庫房”,借助大數據、云平臺、人工智能等技術有溫度地增強文化自信。
“鐫刻著中華文化基因的甲骨就像一塊塊寶貴的‘文化原石’,為了讓甲骨文深入、有機地融入當代生活,除了學術研究外,也需要藝術設計、科學技術對其進行藝術化、數字化的打磨。”楊文山表示,應該讓甲骨文成為融入衣、食、住、行、用的精神文化元素,共守中華文脈。
福建工程學院臺籍教授、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建德提出,文化產業的內涵強化和價值提升仰賴于文化自信的建立,堅定的文化自信需要發達的文化產業來支撐,數字化為文化產業的轉型提供新動能。
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宋凱認為,應該在數字技術支持下,探索傳播和推廣中華傳統服飾藝術的全新路徑,把技術、藝術以及傳播進行有效結合。
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是兩岸專家學者、文創業者共同分享兩岸創意成果、創業商機與項目合作的平臺。當天,10余名兩岸專家學者、文創業者被聘為論壇項目咨詢專家。(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