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劉陽 通訊員江良才)秋風起,高粱紅。進入9月中旬,神農架林區6000畝酒用糯高粱陸續成熟,迎來豐收時刻,飽滿的高粱紅遍了地頭,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宛如一片紅色海洋。9月13日至9月16日,湖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簡稱省質檢院)“勁牌神農酒業產業集群質量提升”技術專班再次走進神農架林區酒用糯高粱種植基地,實地查驗酒用糯高粱產量和質量。
精準施策 提升農戶高粱種植水平
根據2022年“勁牌神農酒業產業集群質量提升”工作要求,為提升產業集群釀酒糯高粱的產量和質量,省質檢院聘請國家高粱種植專家,成立了釀酒高粱種植技術工作組。對林區4個鄉鎮,12個村的高粱種植基地進行了現狀調研,分析農戶高粱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收集農戶高粱種植技術需求。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精準分析,開展種植基地土壤肥力檢測,讓農戶做到測土配方施肥。除此之外,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授課培訓。在今年春播前,省質檢院先后開展了六場次,100余人次釀酒高粱種植技術專業培訓,主要包括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發放《酒用糯高粱綠色簡化生產技術》100余份,有力提高了農戶的科學種植水平。
過程監控 建立高粱種植標準體系
通過前期的調研考察,省質檢院建立了新華鎮垗坪村、新華鎮龍口村兩個高粱種植示范基地,聘請酒用糯高粱系統監測數據采集員,每隔10天對高粱的生育期、苗情生長、田間操作、天氣變化等方面進行全面監測。同時,聯合神農架林區農業農村局,氣象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勁牌神農架酒業有限公司一起,建立神農架《釀酒高粱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從種子準備、大田整理與施肥、播種、田間管理、防治病蟲、收獲貯藏等方面引導農戶標準化種植。

專家走進田間低頭,現場查看高粱長勢。通訊員供圖
主動作為 幫助農戶抗旱減災
今年5月,林區酒用糯高粱育苗移栽期間突遭干旱,嚴重危及高粱幼苗生長。省質檢院了解情況后主動作為,緊急聯系神農架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農業農村局、勁牌神農酒業等相關單位成立聯合救苗應急小組,迅速訪問農戶,下地查看苗情,及時做出了起壟增厚土層、保蓄土墑、抗旱澆水、深施追肥等抗災措施,幫助農戶成功抗御了前期比較嚴重的干旱天氣災害,展現出糯高粱“鐵稈莊稼”抗逆性強的特點和高粱種植田間規范化管理的優勢。同時,考慮到“干生蟲,濕生病”,工作組及時預警,提醒農戶緊要關頭,防蟲防害,不可掉以輕心。提示各種植基地關注高粱葉斑病和螟蟲的發生,防治時要注意選用對口農藥,按種植規范規定兌足水量均勻噴施于穗部。
高粱豐產 較去年增產近半
當前,正值酒用糯高粱收獲時期,經工作組走訪調研,林區廣大高粱種植戶反映今年受到干旱災害影響,玉米等農作物幾乎絕收,但是酒用糯高粱的產量和質量較去年均有較大提升。
工作組一行來到新華鎮龍口村李元學酒用糯高粱種植示范基地,現場查驗酒用糯高粱產量和質量。經過測算,李元學試驗田面積697㎡,實收高粱463.05kg,折合畝產443.12kg(含水量10.5%)。該戶2021年畝產300kg,較去年增產47.71%。同時,破碎粒率和帶殼率與去年相比也大大降低。

專家走村入戶,現場測量穗長和單穗產量。 通訊員供圖
據悉,勁牌神農酒業產業集群是神農架林區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是省市場監管局2022年“萬千百十一”質量提升省級示范項目之一,該項目是以酒類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逐步帶動神農架紅高粱種植產業“一業一品”特色發展。林區現有紅高粱種植面積6000畝,覆蓋了5個鄉鎮31個村。2021年收獲高粱1000噸,畝產166kg。經過此次質量提升,今年畝產預計到達300kg,增產804噸。按去年酒用糯高粱收購價7.4元/kg計算,農民預計增收594.96萬元。增收的糯高粱一方面可為企業節省外地采購運輸成本約112.56萬元,另一方面,企業可新增釀造醬酒原酒268噸,產值達1340萬元。
下一步,省質檢院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過神農架《釀酒高粱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的宣貫,將科學先進的高粱種植技術模式在泛神農架地區加以推廣,逐步建立保康、興山、房縣、竹山等地區試驗基地,以促進勁牌神農酒業產業集群質量提升為契機,促進鄉村振興,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