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呂鑒蕾 通訊員郭德寶 林星宇)“經食用染色劑測試,你輪涉嫌生活污水直排長江,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請您配合調查......”9月22日下午,黃石富池海事處查處一起船舶生活污水直排長江案。

當天下午,大隊網格員在查詢碼頭船舶污染物交付情況時發現,正在恒鵬碼頭作業的“皖中興XX”自6月9日后一直未交付生活污水,但該船在“長江干線船舶水污染物聯合監管平臺”上顯示為“零排放”船舶,那么船舶污水去了哪里?
帶著這個疑問,執法人員一邊給船舶打電話提醒其交付生活污水,一邊將此事上報當班隊長,并將其列入現場巡航重點檢查船舶。
下午17時,執法人員在恒鵬碼頭對“皖中興XX”輪進行登輪檢查。通過使用食用染色劑對該船衛生間進行測試,發現一股紅色液體從船舶外排管系直接排入長江,坐實污水直排行為。

執法人員進一步調查發現,該船原直排管路被盲斷,但在盲斷上段位置又被焊接一條管路直通舷外,致使廁所污水通過私接管路直排長江。面對證據,船員承認為了貪圖方便,船檢盲斷后,又私設暗管直排污水。執法人員利用電子鉛封對該船直排管系進行鉛封,對該船立案調查,其違法行為有待進一步處理。

上述案例也是黃石海事局創新推行“網格治污”以來查處涉污違法行為的一個典型案例。“網格治污”是對船舶港口污染防治“網格化”管理,將轄區碼頭劃分為若干個單元網格,每個網格配置“格長”和“管理員”,通過“線上核查+線下檢查”的方式,對各個網格中船舶水污染物的存儲、交岸及碼頭接收、轉運污染物情況實施全過程監督。
自“網格治污”運行以來,黃石海事局對船舶污染防治監管效率進一步提高,港口碼頭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使用率大幅提升。
延伸閱讀
“零排放”船舶是指采用“船上儲存,轉岸交付”的方式處置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的船舶,船舶將生活污水達標排放管路、生活污水旁通管路、含油污水達標排放管路進行鉛封或盲斷,航行作業過程中產生的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存儲在船舶上,到港后交付給碼頭或接收單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