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趙秀琳 通訊員李波鋆 王耀華)情況緊急,人員緊張,如何高效排查各類安全隱患?地形復雜,如何精準調查高速沿線路域環境?
近年來,湖北交通高速路政依托現代科技力量,結合無人機監測范圍廣、機動性強等特點積極探索路政管理新方式。安全應急,依托無人機靠前飛探;施工監管,依靠無人機全面飛檢;路域管控,借助無人機協同飛巡;執法服務,巧用無人機精準飛勘;緊扣主責主業全力創新執法方式,破解執法區域不可見、不可達等問題,提升路政執法管理科學性、精準性、時效性,為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提供更加有力保障,為打造智慧高速貢獻創新力量。

道路隱患排查
開啟“智慧眼”,提高路政執法精度
面對千頭萬緒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問題,有限的路政執法力量往往難以及時調查取證,而無人機“巧、快、靈”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能有效解決高速公路路政巡查發現問題難、橋下空間排查難等一系列問題,并且能實現數據與數據平臺之間的遠程實時傳輸。
今年夏季,湖北省內多地發布高溫橙色預警。為保障公路橋梁安全,湖北交通高速路政隨岳支隊的路政執法人員頂著高溫,借助無人機在戶外開展道路隱患排查工作。
“再往左邊一點,把那邊的角落也拍下來,照片和視頻都要。”現場路政員介紹,以前開展隱患排查需要攀爬到橋涵下方巡檢,現在依靠無人機的“眼睛”,能快速精準定位問題點位,再組織人員去現場處置,大大縮減了排查的時間和成本,有效提高了整治工作效率。
巡查方式的轉變,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折射出高速路政人員立足實際、突破求變的創新精神。

施工監管
裝上“千里眼”,提升執法監管效能
除了日常巡查,無人機還在其他領域大顯身手,例如路面施工區域的安全監管,特別是是路面銑刨攤鋪等專項施工作業的高峰期,作業面點多線長,施工現場的人員、機具復雜,給現場監管工作帶來了壓力。
2021年,沙公高速南段開通前夕,隨岳支隊路政人員在找準沿線起飛降落點后,通過無人機對新開通路段的收費站、服務區、沿線高邊坡、高填方深挖路段、沿線隔離網等進行調查并排查各類安全隱患,1小時排查轄區路段近3公里,3天排查各類安全隱患56處。
今年3月,在無人機巡查的助力下,路政人員又及時發現2處違法利用橋下空間搭建牛棚的情況,采取說理式執法進行拆除,有力保障了轄區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
據了解,隨岳支隊已有10人通過考試取得了無人機飛行執照,同時有近40名執法人員參加了內部無人機應用技能培訓。目前,“飛手”們已開展了各類飛行任務538次,累計飛行時長達到2383分鐘,以影像圖片和飛行日志等資料的形式記錄了轄區105處重點目標,完成對管段樞紐互通、橋域空間、高填方路段、服務區、省界通道等重點路段、場所、設施的飛勘任務,分類分項構建支隊、大隊轄區飛勘動態數據庫,實現動態跟蹤管理。

無人機飛行勘測
拓展應用場景,讓執法“插上翅膀”
為了進一步發揮現有裝備功能,在前期飛勘數據庫的基礎上,隨岳支隊路政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拓展更多的無人機應用場景。
除了在交通綜合執法領域的非現場執法、精準執法中發揮重要作用,無人機應用已延伸應急處置、執法服務等多方面。
以執法服務為例,執法人員將執法中普遍為事中監管、事后執法的模式向事前預防、主動服務轉變,積極與沿線鄉鎮及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充分發揮無人機的科技作用。在村民修建房屋前,主動提供勘測服務,利用無人機精確測定房屋修建地點與建控區界線的距離,在房屋選址結束后,還利用無人機加強修建地點的實景勘察,為后續房屋修建方案提出科學建議,避免群眾經濟損失。
“無人機在交通執法行業的創新應用,豐富了管理方式,可推動交通運輸執法管理工作從傳統的地(路)面管理,向空地一體化全方位多維度管理轉變,為日常管理、應急處置提供可靠、及時的數據傳輸和分析服務,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在處理交通事故中能更有效預防二次事故的發生,保證一線工作人員安全,從而助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隨岳支隊支隊長汪利軍表示,下一步,支隊將堅持以創新應用無人機為抓手,以學促用、以用促管,通過“以老帶新”“以查代練”等方式,提高路政人員無人機操控單兵綜合素質,積極運用到日常安全隱患排查、路況監控、執法取證等一線執法工作實戰當中,切實用好科技手段,助力精準高效執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