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劇《馬超》劇照。(通訊員 熊雄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農新瑜 通訊員 孫彩霞 實習生 劉晨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國粹藝術精華。11月10日,由湖北省京劇院排演的整理改編傳統京劇《馬超》在武漢京韻大舞臺成功首演。全劇高潮迭起的武戲、精彩不斷的唱念做打、層層深入的劇情和豐滿的人物形象,贏得了線下線上觀眾們的喝彩和點贊。
老戲新編
傳統京劇新呈現
京劇《馬超》是在京劇經典傳統折子戲《反西涼》《戰潼關》《戰冀州》《賺歷城》《兩將軍》《李恢說超》的基礎上,通過剪裁整理改編,創作而成的一部新的京劇武生劇目。全劇講述了西涼守將馬騰被曹操暗害,其子馬超掛帥奔赴中原向曹操討還血債,卻致冤冤相報、險遭圍剿,后幸得劉備賞識、忠心輔漢的故事。
省京劇院介紹,該劇特邀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教授田志平整理改編,中國戲曲學院教授、著名戲劇導演周龍擔任導演,戲曲音樂家朱紹玉擔任作曲,京劇表演藝術家朱世慧擔任藝術總監。在整理改編過程中,全劇保留了幾出傳統折子戲的精華與精粹,如《反西涼》的靠功、《戰冀州》的“三摔”、《賺歷城》的槍花、《兩將軍》的短打武戲等,在此基礎上,在文戲、武戲、音樂、舞美、燈光等方面都進行了豐富和加強,使得劇情更加合理連貫,人物性格更加豐滿,唱念做打的技術技巧更加豐富,舞臺場面更加好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首演現場看到,該劇在場與場之間的銜接上,巧妙運用了京劇傳統曲牌這一藝術手段來承上啟下;唱腔方面,在繼承京劇傳統唱腔的基礎上,在戲曲旋律中加入了情緒性元素,令人覺得既熟悉又新鮮;舞美方面,打破了傳統舞臺“二道幕”和“一桌二椅”模式,根據每場戲的不同情境進行造型,舞臺效果更富有感染力。
武生挑梁
展現演員整體實力
京劇《馬超》是以武生挑梁、文武兼備的一部戲,充分發揮了湖北省京劇院武生行當應工齊全、武戲實力雄厚的優勢。
劇中主角馬超由省京劇院優秀武生演員唐愷飾演,他畢業于第六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曾獲CCTV第七屆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
首演現場,舞臺上的唐愷以優美、穩重、沉著的功架和腰腿功,將“馬超”這一角色演繹得活靈活現。其“云手”“起霸”沉穩大氣,舉手投足英姿颯爽,盡顯驍勇英武的大將之風。在最精彩的“城下三摔”一段中,主人公馬超由驚詫氣憤到悲痛欲絕,最后元氣大傷,唐愷的表演由弱到強、層層遞進,戲劇氣氛至此達到高潮。整場演出中,他展示了高難度的拋槍、耍槍、轉槍、背槍、繞槍,快節奏的涮腰旋轉、擰腿翻身等,伴隨著唱念做舞,展現出了扎實的藝術功力。
劇中,也為馬超和馬夫人增加了相應唱段,“武戲文唱”,詮釋英雄對妻兒的深情,塑造了一個雖驍勇無敵卻心無定謀、神無歸屬,最終歸附劉備陣營的三國英雄形象。
其他演員的武戲表演也高潮迭起,劇中小張飛、小馬超集體“大檔子”(京劇武打表演程式)、雙馬童的“趟馬”精彩紛呈,還穿插了大量翻身、大跳、踢腿、控腿、旋子、翻上等高難度技巧,龍套演員動作干凈利落、行云流水,營造出了三國時期金戈鐵馬的舞臺氛圍。
朱世慧表示,《馬超》這部戲是老戲新編,在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基礎上,把三國“馬超”戲的幾折給攢起來,是為唐愷量身定制,同時也是劇院武戲實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全梁上壩
傾力打造精品劇目
據了解,為整理改編《馬超》,該劇劇組從劇目策劃、創作到排練演出都傾注了大量心血。該劇從今年年初開始籌備,9月份進入緊鑼密鼓的排練,劇中武生、老生、老旦、青衣、花臉以及丑行均由湖北省京劇院演員出演。
排練期間,圍繞“整舊賦新不失本真”的宗旨,周龍導演一招一式地說戲、摳戲做示范,一場場、一段段地磨戲,演員的每個動作、眼神都仔細推敲,樂隊的每段旋律、每個音符都力求精準。省京劇院全梁上壩,梅花獎得主、著名奚派老生王小蟬飾演劉備,國家一級演員、裘派花臉江峰飾演曹操,優秀青年張派青衣杜玥飾演馬妻,眾多優秀青年演員聯袂出演,全體演職員緊密配合,呈現了一部技藝高超、氣勢恢宏的武戲作品。
省京劇院黨委書記朱鳳英表示,整理改編京劇《馬超》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具體行動,也是劇院“傳幫帶”優良傳統的傳承,是全院充分發揮能打硬仗、團結協作的“一棵菜”精神的體現。下一步,將在演出中不斷打磨提高,把《馬超》打造成一部常演的武生重頭戲和精品力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