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趙秀琳 通訊員潘慶芳 王章績 陳斌)金秋時節,車行通車不久的湖北省紅安縣杏花鄉郭受九村至永佳河鎮葉河總支公路上,寬闊平坦的路面如彩帶飄舞,陣陣秋風吹過,稻田清香撲鼻,令人陶醉。
“這是我和大家一起參與謀劃、參與建設、參與管理的民心路,道路擴寬后,既方便村民出行,又帶動村里土特產銷售。現在晚飯后大家自發在路邊散步鍛煉,好好享受黨的好政策。”63歲的杏花鄉郭受九村村民理事會成員郭基余笑容滿面自豪地說。
共謀聚民意
2005年建設的鄉道郭葉線,長24.5公里,路面寬3.5米,如今嚴重影響沿線4個村7000余群眾安全便捷出行。
“升級改造郭葉線是為群眾辦實事,要積極探索共同締造與‘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有機結合,以群眾參與為核心,以群眾擁護為著力點,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全面推進美麗農村路共同締造行動,掀起全民大辦交通高潮。”金沙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主任、紅安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馮興潮說。
杏花鄉黨委政府組織沿線各村老黨員、退伍軍人、德高望重老人成立村民理事會,多次召開村民會議,就擴路的必要性和資金缺口聽取村民意見。村民踴躍捐款,短短3天時間,4個村民理事會便將缺口資金300余萬元籌集到位。
紅安縣交通運輸局會同林業、水利等部門專家,從線路規劃、建設標準、資金籌資等方面會商,形成一致意見,將原3.5米路面擴寬至5.5米,同步完善安防、排水、綠化等設施,確保建成群眾滿意、配套齊全的鄉村振興路。
共建凝民心
“這條路擴建開工后,從房屋拆遷、土地占壓調整、再到原材料質量把控、施工現場管控,各村理事會成員全程參與,而且沒要一分錢報酬,群眾也相信我們,積極主動配合。”劉祥畈村村民理事會成員王業翔說。
郭葉線建設,不僅是村民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而且一改過去交通一家監管的局面,變“靠政府、靠交通”為“靠大家”的工作思路,由交通部門提供技術支持,指導沿線村民理事會,負責征地、拆遷協調、質量安全監督等。
安排沿線村民的貨車和富裕勞動力“以工代賑”參與建設,貫徹落實“鎮村主體、群眾參與”的建設思路,激發了群眾“我家門口那條路”主人翁般的建設熱情。
據統計,全線“零補償”實現拆除房屋磚木結構18間415平方米、磚混結構14間305平方米、門樓12個、圍墻518米、車庫10個210平方米、牛欄豬舍8個176平方米、廁所22間280平方米、鋼構商店棚子5戶165平方米,遷墳2棺,實現了“土地占壓無補償、紅線內房屋圍墻等拆遷無補償、理事會工作無報酬”的“三無償”推進模式。
“村民的積極參與,減少了建設過程中的矛盾,加快了建設進程,同時也保證了工程質量。”杏花鄉鄉長余俊峰說。
共管門前路
“我每個星期都要到這條路上看一看養護情況,一有問題,就通過手機路長制APP,向養護員發出工作指令。”杏花鄉政府鄉道監管員徐德高說。
按照“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的原則及“三級四專五員”(即縣鄉村三級路長,專人、專責、專項經費、專項考核,縣有協管員、鄉有監管員、村有專管員、路有路政員、村有養護員)的設置思路,鄉道路長由鄉長擔任、監管員由分管交通負責人擔任、村道路長由村委會主要負責人擔任、專管員由村委會副職擔任,村路養護員與保潔員合一,做到“一把掃帚掃到底”,實現村路“有人養、留得住、養得好”。
“把道路建設好并沒有取得最終勝利,把‘路長制’落地落實,同時依托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智促管、以考促養,做到管好、養好、運營好,把建設的成果守住,才是真正走出了可持續發展之路。”紅安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馮興平說。
村民看到家門前的路,修的越來越漂亮,自發清掃門前路,已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
杏花鄉受益村村民秦基吉腿部有輕微殘疾,應聘村路養護員后,每天巡查養護村內道路6.7公里,同時肩負村內環境衛生,月收入1800元。“我對這份工作很滿意,既在家門口就業,又為村級公益事業貢獻了力量,我會盡職盡責守護好門前路。”秦基吉樂呵呵地說。
共享幸福路
成果共享重在惠民生。如今的杏花鄉,一條條美麗農村路連灣串組、通村達鄉、聯網成環,村民“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極大方便了村民出行,條條村路還成了美麗鄉村新風景和村民致富新希望。
路暢產業興。杏花鄉黨委緊緊圍繞“四好農村路”路網,結合能人回鄉、教授回鄉簽約項目60個,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生態農業產業發展區、紅苕產業特優區、中藥材產業培育區三大特色產業區。繡河采摘、陳海灣產業園、田園谷產業園、富地生態、油榨河古村落、三角山詩琪家庭農場、瑞灃種養殖連成一片,帶動全鄉4959人穩崗就業,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共享交通發展紅利,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