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劉陽 通訊員王方)今年以來,湖北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大力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以下簡稱“一下三民”)實踐活動,立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以保障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關注、關心,關懷、關愛廣大群眾的生活點滴,采取“望聞問切”工作法,及時發現和幫助解決群眾生活難題,自覺形成“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的統一思想,真抓實干,親力親為,切實讓黨員干部的身影出現在為民服務的各場所和各角落。
強化頂層設計 推動落地見效
“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是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重要抓手,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推動新時代康復輔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今年6月11日,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付方華在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動員會上指出。他強調,要把“下基層”作為切入點,切實在基層傾聽呼聲。要把“察民情”作為著力點,切實在基層發現問題;要把“解民憂”作為關鍵點,切實在基層解決問題;要把“暖民心”作為落腳點,切實在基層溫暖民心。
自“一下三民”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黨員干部到武漢、襄陽、宜昌、黃岡、恩施、荊門、咸寧等地,深入各養老機構、困難家庭、傷殘軍人家庭調研康復輔具配置使用情況,及時了解和掌握真實有效的信息,幫助解決各類問題。據不完全統計,累計組織黨員干部473人次,深入13家養老機構、5個基層單位、15個社區以及84名服務對象家中,幫助配置輔具147件;為20余名傷殘軍人和困難群眾進行上門評估、取型,配置輔具26件;實現“微心愿”17個、解決特殊群體“急難愁盼”問題50余個。
傾聽群眾呼聲 解決實際問題
“機構入住了多少失能老人?”“目前配置了哪些輔具,使用輔具時遇到哪些困難”“在服務失能老人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是什么?”今年以來,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通過走訪湖北省榮軍醫院、武漢市社會福利院、武漢市漢陽區社會福利院、宜昌市當陽市社會福利院、荊門市青山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等地,以老年人能力評估、座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與失能半失能老人、護理人員、機構管理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發現失能半失能老人在房間、室內、戶外等生活場景轉換時,缺少適合的移動類輔具。
針對了解掌握的問題和群眾呼聲,中心技術團隊結合在失能半失能老人能力評估的經驗,并結合ADL量表和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不斷優化評估方法與適配方案,形成一套完善的康復輔具評估及適配體系。同時,嚴格遵循“先評估、后適配”的原則,根據評估體系,有序開展機構內失能半失能老人在生活場景轉換方面的能力評估,做好數據收集與評估結果分析工作。而后,根據服務對象的評估結果,適配符合患者實際情況的移動類輔具,提供輔具使用培訓與技術支持,切實解決失能半失能老人場景轉換時“移動難”的問題,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移動安全,降低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
關愛困難家庭 踐行為民宗旨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走出家門,活動范圍能再大一些……”今年7月8日,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專班來到襄陽市谷城縣困難殘疾人樂輝(化名)家里,為其送上電動輪椅車,工作人員現場教其使用,當其駕駛著電動輪椅車走出家門,面對直射的陽光,呼吸著久違的室外新鮮空氣,激動地熱淚盈眶,連聲致謝。

中心黨員干部為困難殘疾人樂輝配送電動輪椅車 通訊員供圖
據了解,樂輝2014年因交通意外,導致下肢腰部以下失去知覺,肢體二級殘疾。常年坐輪椅,經常靠吃藥物來壓制疼痛,同時還要照顧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和年邁的母親。為了幫助其增加自理能力,提高沐浴時的舒適性及幫助其進行站立訓練,有效改善其身體機能,中心還專門為其配置了可移動沐浴輪椅、站立架等輔具。當看到這些輔具時,其激動地久久無法言語,只是拉著黨員干部們的手,一個勁的點頭,不停地豎起大拇指。
據悉,這是中心黨員干部第二次到樂輝家里開展服務。今年6月24日,中心組織專班第一次到樂輝家中,根據其訴求和殘情,進行測量評估、充分交流溝通并結合其居家環境因素,為其量身定制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方案。僅僅兩個星期的時間,中心完成從專業評估、輔具選配、產品檢測到送貨安裝。

中心黨員干部為劉陽小朋友穿戴輔助器具 通訊員供圖
今年9月3日,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黨員干部在武漢市南湖社區開展“一下三民”實踐活動過程中,了解到社區低保戶劉勇(化名)的小孩劉陽(化名)因高燒不退導致腦膜炎后遺癥,不能自主站立活動。針對這一情況,中心黨委迅速派出專家專程上門了解并評估小朋友的情況,為其量身定制了一個動態踝足矯形器。經過穿戴試樣,小朋友終于可以站立起來了。“感謝黨和政府給了這么好的政策,感謝你們這些黨員干部為我們困難家庭解決了實際問題。”父親劉勇激動地說。
服務傷殘軍人 推進體系建設
今年11月10日,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的黨員干部來到咸寧市通山縣二級因公致殘軍人陳天羽(化名)的家中,為其配送康復輔具,解決了其最直接的急難愁盼問題。

中心黨員干部為傷殘軍人陳天羽配送康復輔具 通訊員供圖
據了解,陳天羽2009年在部隊服役期間,因一次意外車禍導致頸椎骨折癱瘓,被認定為二級傷殘軍人,生活無法自理。經過部隊醫院3年專業治療,病情穩定后轉入地方進行康復療養,此后的10年,陳天羽的飲食起居均由其母親一人照料。
今年9月,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從通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了解到陳天羽相關情況后,第一時間上門為其進行了身體機能及活動能力的專業評估,根據其身體條件、居家環境及適配需求量身定制了康復輔具配置方案。
為解決陳天羽戶外活動及臥床抬頭和起身不便問題,減輕家人護理強度,中心黨員干部們為陳天羽送去了站立式電動輪椅、可調節高度的移動式電動護理床、防褥瘡坐墊床墊等輔具,并現場進行了安裝調試,耐心講解、演示了輔具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要求,陳天羽及其母親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技巧,并表達了對中心黨員干部們的衷心感謝。
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進傷殘軍人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推動全省傷殘軍人輔具配置服務提檔升級,不斷實現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增強他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尊崇感。
主動擔當作為 緩解基層壓力
今年以來,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黨員干部積極聯系疫情形勢較為嚴峻的街道和社區,主動要求深入中高風險地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各防疫工作點,中心黨員干部們積極協助社區做好電話流調、物資配送、門崗值守等工作,截至目前,中心累計下沉黨員干部307人次,開展電話流調3890人次、物資配送2680戶、門崗值守1404小時。有效緩解了基層工作壓力,合力筑牢了疫情防控“紅色屏障”。
今年年初,中心還專門組建了一支36人組成的志愿服務隊,主要協助各社區做好核酸檢測工作。近一年來,志愿者們堅守核酸檢測一線,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者維持現場秩序,提醒規范佩戴口罩,引導居民有序登記檢測,為采樣工作順利高效開展貢獻力量。
“感謝你們能在最緊急的時候給我們提供幫助,切實幫我們解決了最急、最難的工作,減輕了我們的工作壓力!”今年11月3日,武漢市大邱社區工作人員十分感激地對中心下沉黨員干部說道。
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黨員干部打頭陣、當先鋒,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