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 上官云)“中國知識的全球化,世界各國的漢學(中國學)研究標志著中國的學問已經是一個世界性的學問。”在提到漢學研究相關話題時,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國際漢學》主編張西平分享了上述觀點。
近日,大象出版社結合專業出版優勢,策劃舉辦了大型漢學研究叢書中英文同步出版的簽約儀式及海外漢學研究的學術分享會。
據出版社介紹,“中國漢學研究史論叢書(1978-2018)”是中國當代學術界對中國改革開放40年間海外漢學研究做的一次全方位的學術回顧和總結,以期呈現中國當代漢學研究的全貌,是一套大型漢學研究學術史專著。

本次活動現場。出版社供圖
叢書由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世界漢學中心主任徐寶鋒教授,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國際漢學》主編張西平領銜國內當代漢學研究的知名學者撰寫,涉及對16個國家和地區漢學研究的總結,計劃2025年同步推出中、英文版。
簽約儀式上,大象出版社副總編輯張前進與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國際漢學》主編張西平簽訂了叢書中文版出版協議。
叢書英文版合作出版方為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象出版社社長汪林中與該集團大中華區暨全球圖書業務總裁湯恩平簽訂了叢書英文版同步合作出版協議。
活動中,徐寶鋒、張西平教授,中原出版傳媒集團耿相新總編輯與大象社張前進副總編圍繞“海外漢學研究與中華國際傳播”,介紹了當下海外漢學研究的現狀以及漢學研究對推動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重要意義。
提及“中國漢學研究史論叢書(1978-2018)”,張西平認為,“這套叢書也充分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說明它是在與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中,在與世界各國的學術交流中發展起來的。”
他認為,中國知識的全球化,世界各國的漢學(中國學)研究標志著中國的學問已經是一個世界性的學問。對海外漢學(中國學)研究的深入意味著我國學術界對中國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歷史性意義的認識愈來愈深。(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