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州7月1日電 (郭軍 周穎森)由中共江門市委宣傳部、開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年“中國僑都·紅線女粵劇藝術周”于6月30日正式啟動。作為該藝術周的重頭戲,新編粵劇《碉樓》當晚在廣州成功舉辦巡演的首場演出。
粵劇《碉樓》是由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擔任藝術顧問,由廣州粵劇院在2010年創作排演的新編粵劇。該劇以碉樓為載體,通過講述廣東江門開平華僑司徒永堂的家史,以及司徒鎮海與秋月的愛情故事,再現早年江門華僑異鄉打拼的血淚辛酸和愛恨情仇。
去年以來,在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多方合力推動下,粵劇《碉樓》啟動復排,旨在更好發揮江門僑鄉優勢和紅線女名人效應,擦亮江門“十張城市名片”,傳承發展粵劇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江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冀表示,“我們將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賦予粵劇文化新的時代力量,讓世界在江門,讀懂廣東,認識中國;透過廣東,看到中華文化的新氣象。”
首場演出由黎駿聲、陳韻紅、吳非凡三位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領銜主演,廣州粵劇院、江門市粵劇傳習所、開平市文化館等一批優秀的粵劇團隊共同擔綱角色,老中青三代粵劇人同臺,讓市民過足“戲癮”。
據了解,粵劇被譽為“南國紅豆”,是嶺南文化的瑰寶。江門作為中國曲藝之鄉,江門粵劇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先后孕育了粵劇復興鼻祖鄺新華,紅派藝術創始人紅線女,粵劇名家關德興等。
邁入新時期,江門被賦予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的新使命,是華人華僑和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今年,江門提出著力打好“十張城市名片”,此次藝術周系列活動的開展,正是借助粵劇、碉樓兩個文化IP,講好江門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
作為廣東省文化繁榮專項資金扶持項目和江門市文化強省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碉樓》復排巡演在廣州首演后,將于7月2日回到江門、開平等地巡演,常態落戶開平赤坎古鎮僑鄉國際旅游度假區。
“中國僑都·紅線女粵劇藝術周”期間,江門還將開展2023“僑都粵曲新韻”征集宣介活動,通過粵曲新唱、粵曲潮玩等創新形式,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粵劇粵曲、喜愛粵劇粵曲。(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