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 熊旸)“鄉”約盛夏、繪圖筑夢。近日,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多支2023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走進省內外十余個鄉村社區,用畫筆“扮靚”美麗鄉村,“畫”說鄉村文明新風尚。


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鄉村、社區開展特色墻繪活動
7月初以來,學校成龍影視傳媒學院、公共藝術學院、時尚設計學院和環境設計學院組建6支隊伍,分別前往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張榜鎮、荊州市監利市程集鎮、武漢市江夏區梁子湖龍灣村、鄂州市鄂城區鳳凰街道東塔社區以及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馬跡塘鎮等地,結合當地民俗、傳統文化和產業特色等,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手繪了一幅幅生動有趣的文化墻,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藝術范”和文化底蘊。
“我們來自城市,但心系鄉村。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鄉村更美麗、更富有活力。”在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馬跡塘鎮,來自學校成龍影視傳媒學院的“鄉村改造家”團隊,圍繞黨建宣傳、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和鄉村風景等主題,為當地打造了1500平方米的特色墻繪。




“鄉村改造家”團隊為湖南益陽桃江縣馬跡塘鎮繪制的特色墻繪
盡管烈日炎炎,同學們大汗淋漓,但仍擋不住他們創作墻繪的熱情。經過半個月的連續創作,一幅幅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鄉村風土人情的畫作躍然墻上,讓原本單調的白墻充滿了生機活力和詩情畫意,村民們看到后紛紛表示“很好看,很自豪”。
在荊州市監利市程集鎮新興垸村和姚集村,來自學校環境設計學院的“美麗家園·共同締造”——筑夢服務隊監利分隊的同學們,根據當地的金草帽水稻種植、油菜花種植等農業產業特色,繪制了水稻和油菜花從種植到收獲的不同場景,生動展現了當地產業特色。



筑夢服務隊監利分隊結合當地水稻產業繪制的墻繪
“從每天早上6點半到晚上8點,同學們踩著鐵架在各自的任務點辛勤繪制。”據“美麗家園·共同締造”——筑夢服務隊監利分隊指導老師黃俊杰介紹,同學們頂著烈日繪制墻繪的樣子,讓村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不少村民自發送來西瓜給同學們解暑降溫。村里一些小朋友對墻繪也很感興趣,同學們便將筆刷遞給他們,手把手帶著小朋友上了一堂即興“繪畫課”。


當地小朋友和村民也嘗試著繪制墻繪
此外,學校公共藝術學院、時尚設計學院的3支暑期社會實踐隊也正在武漢市江夏區梁子湖龍灣村、江漢區民意街多聞社區和鄂州市鄂城區鳳凰街道東塔社區等地,用手中的畫筆傳遞中國傳統文化、賦能當地文化建設,讓一面面隨處可見的建筑墻面變成了“會說話的墻”,勾勒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