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天津7月15日電 (王在御)烏鎮戲劇節特邀劇目、中國戲劇家協會濮存昕鼎力推薦的高口碑獨角戲《一只猿的報告》于14日晚首次亮相天津,在津灣大劇院大劇場精彩上演。
《一只猿的報告》基于西方現代主義大師弗朗茨·卡夫卡的短篇小說《致某科學院的報告》(1917)改編。借由一只學會說人話的猩猩給大家講述自己的過往:它被人類捕獲關進籠子,隨輪船漂洋過海。行程中,它陡然醒悟出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入人類……抱著這個想法,這只猿在人類社會中又是如何尋找出路的?關于這個問題,它將在這場報告中一一敘述。
該劇是導演郗望第一部獨立導演的作品。演員李騰飛曾出演過由鼓樓西出品的戲劇《斷手斯城》《探長來訪》等作品。兩人在業內相知相惜多年,卻從未分別以“導演與演員”的身份相聚在同一部戲中。這次合作是他們凝結前所未有的勇氣與才華,在“空無一物”的舞臺空間中盡情創作,給觀眾帶來了一出精彩、難忘的獨角戲。
作為鼓樓西八周年獨角SHOW演出季上演的首部作品,該劇自首演之日起好評不絕。靠著觀眾的好口碑讓票房一路突飛猛進,僅用兩天時間就獲得大麥“北京話劇熱銷榜”榜首,不僅受邀參加第九屆烏鎮節“孤獨的質數”單元展演,更在上海、蘇州、深圳、廣州等多個城市開啟了60+場巡演。在剛剛結束的北京新一輪演出中,這只“猿”更是全場次售罄,一票難求。
導演郗望表示,自己在反反復復翻閱小說的過程中發掘到“被壓抑的生命”是小說的一個核心線索之一。選擇使用“空的空間”則是他在多年學習與創作過程中意識到:“戲劇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劇本和演員。他希望能夠在自己的作品中“用簡單的舞臺展現不同的情境,把一個故事、把一個生命的遭遇還原出來。”
演員李騰飛無數次前往動物園觀察和模仿猩猩,只為在舞臺上最大程度還原一只猩猩的模樣。排練期間導演郗望對李騰飛進行表演的探索,給予他創作過程中所需要的刺激,試圖喚起他當下最真實的情緒,并將其完完全全帶到舞臺之上。得益于兩人共同的努力,“紅彼得”在人類世界尋見了他眼中的出路,而觀眾也在他們二人創作的舞臺之中,尋見了戲劇的光芒和觀劇熱情。
據了解,天津北方對外演藝交流有限公司和天津晴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牽手鼓樓西戲劇,讓該劇首次亮相津門,為天津觀眾呈現精彩而深刻的故事。(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