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陳頔 通訊員田傳雪)7月12日,入伏第二天,湖北荊門的局部氣溫高達39℃,臨近正午,烈日暴曬下的壓力管道表面的溫度已近60℃,摸上去格外燙手。但是在鐘祥市雙河鎮江北化工園區里,湖北特檢院荊門分院的檢驗人員正頂著烈日對湖北凱暉化工有限公司的壓力管道“把脈問診”。

做好充分準備 提供個性化服務
今年7月,湖北凱暉化工有限公司的802條超20000米壓力管道迎來生產裝置改、擴建后的首次定期檢驗,為了確保優質、高效地完成檢驗工作,荊門分院從去年3月開始,多批次派出檢驗技術人員,到公司檔案室查看設計、安裝、改造資料,到現場核實管道走向和使用情況,根據企業的生產情況制訂了具有針對性的檢驗方案,擬定全面檢驗計劃。
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檢驗對企業生產的影響,檢驗計劃特意安排在了企業停產檢修的窗口期,預計檢驗時間為20天。時間緊、任務重,檢驗現場,30年特檢工作的“老將”陳紅平帶隊,8名一線“實戰”經驗豐富的檢驗員分成4組,齊心奮戰,任憑汗水揮灑。
測厚組檢驗員對每一條管道的彎頭、三通、異徑管和直段進行厚度測量;表面檢測組檢驗員先給壓力管道噴上黑色磁懸液,再抬臂用磁粉檢測儀進行檢測;內部缺陷檢測組檢驗員先給壓力管道涂上漿糊,再用數字式超聲波檢測儀對焊縫進行檢測;記錄組檢驗員對檢驗檢測的每一個數據、部位進行記錄和標注。

上千上萬次的抬臂 為企業保駕護航
在如同“燒烤架”一般的塔頂管道上,不到五分鐘,檢驗員就渾身濕透,記者的攝像機也多次發燙到極限而“罷工”。在管線區檢驗經常遇到大風、高溫天氣需要高空作業的情況。檢驗員提著工具箱,光爬上幾十米高的塔頂就已經汗如雨下。而站在塔下的人看塔頂,似乎固若金湯,紋絲不動,只有上到頂的人才知道,由于構造的特殊性,在塔頂有明顯的晃動感。但檢驗員們依然保持專注,全身心投入在檢驗工作當中。一手拎著磁懸液噴壺,一手舉著磁粉檢測儀,一絲不茍地進行著設備的檢驗操作。
陳紅平告訴記者,“每一個待檢焊縫至少要進行數十次的手檢探傷操作,一天下來,如果碰到可能存在問題或者有缺陷的部位,重復的次數會更多,每位檢驗員一天要檢驗200多道焊縫,大概得重復上千上萬次這樣的動作。”上千上萬次的抬臂,雖然很辛苦,但都是為了確保檢驗無死角,全力排查安全隱患,保障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

細致入微 不放過“漏網之魚”
檢驗無小事,不僅需要體力,更需要心力。精神高度集中的操作之余,檢驗員還要充分發揮長年累月的檢驗經驗和技能。“你看,檢測過程中發現這樣一個特別微小的聚堆磁痕,我們就要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十多次復檢,有時候還要換人、換設備進行復核。”一位檢驗員指著一處“小紋路”反復確認,他告訴記者,這種很可能是裂紋缺陷,但是在強光之下,操作面有可能會“反光”,不仔細盯著看,這種裂紋就很可能就成為了“漏網之魚”,一旦漏檢,就是事故隱患。
湖北凱暉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雙慶向記者表達對檢驗員們的感謝與贊賞,“特種設備的檢驗期能夠和企業生產的檢修期“完美”重合,實實在在地降低了企業的成本;而且看長遠,檢驗員認真負責的檢驗工作,也是給企業發展“上保險”,讓我們更有底氣去進行更安全、更環保地生產,最終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如今已經是分院副院長的陳紅平依然活躍在檢驗的一線,他說特檢一線的這份責任與使命,一直都是他的驕傲與信仰,能實實在在地為企業的安全生產盡一份力量、為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保駕護航,再苦再累也值得。不單陳紅平如此,每一位湖北特檢院荊門分院的檢驗員都是如此。
截至到今年6月底,荊門分院已完成容器定期檢驗970臺,年度檢查700余臺;管線定期檢驗84000米,年度檢查近100000米。從下個月開始,荊門市的公用管道定期檢驗也進入“旺季”,荊門分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院已做好全員出動的準備,將充分發揚特檢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的“四特”精神,為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