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輿情分析師 徐芳
最近,鴨子似乎挺“忙”的。
7月17日,有學生向極目新聞記者反映,他在廣州一所職校培訓期間,有同學在食堂飯菜中吃出膠制異物,懷疑是避孕套。17日晚,校方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經初步調查,該異物系鴨子的眼球膜,校方已將相關樣品保留,并向家長和學生解釋說明此事。
“今年是我鴨的本命年啊”“終究是我鴨鴨承擔了所有”“這個鴨眼球膜長的還挺符合工業標準的”……不出所料,經歷過鬧得沸沸揚揚的江西某學校食堂“指鼠為鴨”事件,網民對忙著背黑鍋的鴨子充滿了同情。
其實,到底是鴨子眼球膜,還是避孕套,亦或是部分網民猜測的橡膠指套,既然保留了樣品,不管是當著學生的面清洗干凈看看到底是什么,或者請第三方鑒定機構進行鑒定,操作難度并不大。不至于像江西“指鼠為鴨”事件中那樣,連動物學家都要“下場”拿著圖片比對認證。
令網民疑惑的是,根據校方發出的回復函,已問責全體廚房員工并進行扣錢處罰,對于涉事廚師予以開除處理。同時將成立專門的小組進行內部調查,包括追蹤原材料供應鏈、排查可能的操作失誤和檢查食堂流程。對于該異物的認定為“鴨子眼球膜”。
既然認定異物是鴨子正常身體的一部分,為什么要問責處罰全體廚房員工并開除涉事廚師?這樣的操作是否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而且對于記者追問的有關該異物的鑒定是由哪家機構作出的?此事是否上報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學校工作人員并未作出明確回復。校方語焉不詳的回應,很容易讓網民猜測學校在掩蓋著什么。
前車之鑒并不遠。江西“指鼠為鴨”事件中,涉事學校的聲明認定異物就是鴨脖,卻沒有展示令人信服的細節,這種“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的自說自話,最終被事實狠狠打臉,讓涉事學校和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顏面盡失。廣州這所職校在沒有第三方鑒定機構鑒定或上級監管部門調查的情況下,就急匆匆給出異物是“鴨子眼球膜”的結論,不免讓圍觀的網民感到捉急——校方難道就沒有吸取一點經驗教訓,沒有一點輿情風險和輿情應對的意識嗎?
必須承認,食品安全問題本就是高敏感度的議題,在“指鼠為鴨”事件后,一些網友對發布的調查結果難免會持懷疑態度,恨不得拿著放大鏡去審視檢驗各種細枝末節。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下,當地權威部門有必要及時介入,通過細致、嚴謹、客觀、合乎程序的調查,給出令當事各方以及輿論信服的結果,從而達到定分止爭、取信于民的作用。
所幸,7月18日,廣州市增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華世科教食堂飯菜發現異物的情況通報,已責令涉事食堂關閉,密切關注就餐培訓學員身體狀況。相關樣品已妥善封存并移交第三方權威機構檢測中。
期待這個并不難查的鑒定結果能夠盡快出爐,讓鴨子別再那么“忙”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