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天津7月27日電 題:“天音”版民族歌劇《同心結》讓“英雄精神”綻放時代光芒
作者 王在御
“繼光!”
“媽媽!”
這一聲“媽媽”,不僅僅是黃繼光對母親的思念,更是他對祖國的無盡熱愛。2023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七十周年,7月21至23日,由天津音樂學院(以下簡稱天音)復排的民族歌劇《同心結》在中央歌劇院震撼上演。自今年5月天音版《同心結》相繼在首屆天津音樂節和第五屆中國歌劇節的舞臺上盛大亮相,這部作品憑借其卓越的表演和精湛的制作,贏得了業內專家的一致贊譽,為其帶來了無數的贊揚和掌聲。
據了解,《同心結》是一部紅色題材的經典歌劇,于1981年由田川、任萍擔任編劇,黃慶和、王云之、劉易民作曲,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創作首演。該劇講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四川籍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的英雄故事。全劇以紅色“同心結”貫穿始終,象征中朝人民的友誼。作品以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塑造出了黃繼光、樸順姬、樸奶奶、黃媽媽等一個個真實鮮活的人物形象,通過扣人心弦的戲劇故事,充分表現了黃繼光對朝鮮人民和志愿軍戰友的深厚情感,熱情謳歌了以黃繼光為代表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的國際共產主義精神。
二度創作展翅飛 守正創新相互融
此次復排《同心結》匯集了強大的主創團隊。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政委、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喬佩娟擔任藝術顧問,天津音樂學院黨委書記王歡、副院長王宏偉擔任總監制及藝術總監,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彭澎擔任總導演,以及天津音樂學院青年指揮家高嵩等組成了主創團隊。
據悉,90多歲的喬佩娟曾多次親臨天音版《同心結》排練現場指導劇目聯排。喬佩娟坦言,多年來,看過太多次不同版本的《同心結》,此次看到天津音樂學院復排版,不論是主演、樂隊、合唱還是舞蹈,都令她非常驚喜和感動。演出過程中,她被青春的聲音、青春的表演、青春的氣息深深感染,全程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我們學習音樂的目的,不僅是個人藝術才華的展現,更重要的是要為強大祖國的建設貢獻精神力量,要一代接一代用藝術的形式永遠把英雄精神傳承下去。”喬佩娟激動地說。
天音版《同心結》是在原版基礎上再次打磨、升級的音樂會版歌劇。具有歌劇藝術的音樂戲劇性、敘事性、守正創新等特點,并且要求在舞臺上的每一位演員都要真情流露,真實還原70年前那一代人的精神狀態和精神氣質。該劇總導演彭澎表示,“我們嘗試將樂隊置于舞臺上與現場表演融為一體,以精煉簡約的舞臺風格突現出來,一方面,讓表演更真誠,讓劇情更有沖擊力,另一方面,也更能展示音樂藝術之美。”
“小家大愛”感天地 英雄精神綻光芒
一聲“媽媽”,思念親人;一句“母親”,保家衛國。“黃繼光和黃媽媽的母子血緣,引申到我們祖國的大環境大背景之下,家庭的‘小愛’就變成祖國的‘大愛’了。”飾演“黃媽媽”一角的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演員張卓說,“我經常在舞臺上忍耐不住自己內心情感的爆發。尤其在最后尾聲要去問黃繼光是怎么犧牲的,會把情感完全投入劇情,也經常會在舞臺上失聲痛哭著去完成戲劇的呈現。”
“黃繼光的英雄故事我們打小在課本里就學了,可以說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代一代地在中國人心里頭扎下了根。”飾演“樸媽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華麗飽含深情地說:“很榮幸能夠接過老一輩藝術家的‘接力棒’,參與到這部經典作品的復排創作中;雖然我們這一代人未曾親歷戰火硝煙,但我對黃繼光懷有深深的熱愛。每次登臺時,熱血青年們真情實感的表演與音樂的完美融合總能讓我激動得熱淚盈眶。”
80人的青年交響樂團和110人的青年合唱團,全部由天津音樂學院師生班底組成,構成了整場演出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青春蓬勃的演出團隊、多藝術元素的創新搭配、技術與內容的有效結合,向廣大觀眾呈現出了天津音樂學院的高水平教學實踐成果,體現了一所藝術院校的人才儲備能力和強大資源優勢。同時,也為傳統的英雄敘事賦予了新的藝術樣貌,讓這部承載著一代人集體記憶的優秀作品在當代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傳唱中,綻放屬于這個時代的生命光彩。
當劇目臨近結尾時,天音副院長王宏偉飾演的黃繼光以保家衛國的信念,懷揣與朝鮮人民同仇敵愾的心情,勇往直前沖向敵人。在舞臺上,他縱身一躍,英勇犧牲。王宏偉感慨萬分地說,每一次演出《同心結》都是他心靈的洗禮。尤其是演出結尾的蒙太奇一幕,導演巧妙地詮釋了英雄不朽。他說:“劇中已經犧牲的黃繼光目睹戰友們搬運繳獲的武器,并在見到母親后激動地呼喊‘媽媽’,每次演到這一段,我都能感受到全身的顫抖。”這一聲“媽媽”,是黃繼光對母親的“小愛”,更是彰顯了無數志愿軍戰士對祖國母親的“大愛”。這種感人至深的表演、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加上音樂的完美配合,令人熱淚盈眶,觸動人心,給觀眾帶來了希望與力量。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無數像黃繼光一樣為祖國犧牲,換來我們如今歲月靜好的英雄們。”王宏偉說,“強大的主創團隊與誠意滿滿的天音師生傾力合作,就是希望這部經典作品能在當代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傳唱演繹下,成為歷史與現實的紐帶,成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藝術見證。”他表示,今后也將把《岳飛》等更多經典民族歌劇引入到天音的教學實踐中,讓師生在文藝作品中傳承經典,讓英雄精神永遠綻放光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