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福建福州多家醫院了解到
近期醫院發熱門診
陸續有接診登革熱患者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感染科詹醫生介紹
上周,門診接診了
一對60多歲的夫妻
妻子已發熱5天,持續高熱,伴肌肉酸痛,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明顯,就醫當天四肢有紅色1-2㎜出血性丘疹,登革熱抗原檢測為陽性;
丈夫當天也感覺有點低燒,順便也抽血檢查,結果也為陽性。
夫妻倆近期無外出旅居史。
對此,疾控專家表示
目前,我國處于登革熱流行季
登革熱主要的癥狀概括為
“熱、痛、紅、疹”
市民近期出現這些癥狀
要及時就醫
登革熱
由攜帶病毒的伊蚊傳播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經伊蚊(俗稱“花斑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登革病毒存在于登革熱病人或隱形感染者的血液中,伊蚊吸吮了患者的血液再叮咬其他人,從而將病毒傳播給人。
今年以來,亞洲多國登革熱流行,廣州海關從入境人員中檢出多例以登革熱為主的蚊媒傳染病。
在廣州白云機場,入境旅客陸續通過衛生檢疫通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7月以來,隨著出入境人數上升,登革熱等境外輸入性蚊媒傳染病的風險也有所增加。

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云機場海關旅檢二處旅檢一科副科長王心玉:我們會提前分析研判來自非洲、東南亞等熱帶、亞熱帶地區航班,重點關注有發熱、皮疹、肌肉關節痛等癥狀人員,精準篩查高風險旅客。對其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排查,并規范實施采樣送檢。

海關提醒出境旅客,出行前應關注目的地疫情動態,旅行途中做好防蚊措施,回國入境時如有發熱、皮疹等相關癥狀,應主動向海關如實申報。
福建疾控中心專家林竹副主任醫師介紹,人感染登革病毒后會出現突發高熱(有時達到40℃)、麻疹或出血性皮疹,同時可伴有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和骨骼痛,以及面、頸、胸部潮紅等癥狀。還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嚴重時候還可能出現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會導致死亡。
熱:就是指突然高熱,一兩天內體溫升高到39℃~40℃。
痛:就是指感到頭痛、眼眶痛、肌肉與骨關節痛,全身乏力。
紅:是指可能出現面、頸、胸部以及四肢的皮膚發紅。
疹:就是指身上會出現一些皮疹。
預防蚊媒傳染病的最好方法就是防蚊,旅客在境外旅游時,可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噴灑蚊蟲驅避劑、使用蚊帳等自我防護措施避免蚊蟲叮咬。
近日,記者從臺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期我省、我市輸入性登革熱報告病例數均有所上升,我市出入境貿易、旅游等人員流動頻繁,來自國外、國內高風險省份人員的登革熱輸入風險極高。我市自然環境適宜登革熱的傳播媒介——白紋伊蚊的生活和繁殖,8-10月蚊媒密度較高,也存在輸入病例導致本土疫情的風險。
另據了解,能傳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國分布廣泛,病毒輸入后在條件合適情況下可以快速傳播擴散。我省輸入性登革熱報告病例數均同比明顯上升,近階段市民要尤其注意防范。
如果過去2周曾在登革熱流行的國家或地區逗留,或自己生活與活動的社區、街道、甚至城市范圍內有登革熱發生,當出現突起發熱(有時可達39°C),同時伴有以下癥狀之一如明顯疲乏、厭食、惡心等,常伴較劇烈的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關節痛,可伴面部、頸部、胸部潮紅時,應考慮感染登革熱的可能。此時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就醫,并主動向醫生說明情況,以盡快得到診治,并采取防蚊隔離措施,防止疾病進一步擴散。
綜合:海峽都市報、望潮客戶端
來源:臺州晚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