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9月2日電 (記者 高凱)今年北京人藝小劇場舞臺可謂是一戲一格,古今中外不同題材的作品充滿豐富的實驗性和探索性,即將與觀眾見面的《長子》于日前召開媒體見面會,這部小劇場新排作品于其中呈現出屬于自己的另一番風貌。
俄羅斯著名劇作家萬比洛夫的《長子》對中國觀眾來說可能并不十分熟悉,這個被冠以“小眾”標簽的作品傳遞出的主題卻充滿著現實意義。作品以一個闖入者的謊言開始,在荒誕的情節中,讓渴望親情的孤獨老人對面前人的身份深信不疑,也讓準備遠行的子女就此改變了人生軌跡。劇情看起來荒誕,但充滿了溫暖的底色。通過講述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系,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愛與信任。
“這部戲其實十分現實,與我們當下很近,劇中的人都有他們自己的人生旅途,在自己的路上,如何去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個主題會與我們每個人都產生關聯。其中對于人性的觀照也會給予我們更多希望。”導演張彤介紹道。
以執導俄羅斯戲劇見長的導演張彤為這部誕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外國作品提供了本土化的詮釋空間。她將劇本進行了重新翻譯整理,不僅將作品的時代背景拉近,也根據人物的心理節奏,重新梳理了語態和語匯,讓作品中的對話更加完整,場景更加豐滿。由于劇中臺詞都以短句構成,也讓人物之間的對話風格更顯直接,更能體現作品中蘊含的幽默。同時臺詞背后豐富的潛臺詞也對演員提出了要求,“需要演員們說出臺詞表面意思的同時展現出人物的內心活動和思維方式。”張彤表示,“作品的荒誕性其實體現在內部,表演上要求演員在生活狀態下去表演,在舞臺上建立真切的交流感,這正是人藝演員的長項。”
今年,人藝的小劇場作品屢屢為觀眾帶來驚喜,《趙氏孤兒》《晚安媽媽》《哈姆雷特》等先后讓觀眾看到創新的力量,“北京人藝小劇場一直具有開創精神,在今年人藝走過七十年之后的新起點呈現出新氣象,戲劇樣式豐富,所進行的探索創新也將更具能量。這次我們的年輕演員也一如既往地充滿激情和創造力,將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排出一部高水準的作品。”擔任該劇藝術指導的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表示。
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的空間里,《長子》用一個表面荒涼,實則溫暖的超現實夢幻形式,構建出了豐富的舞臺語匯。觀眾會通過小劇場的舞臺空間感受到一種心理空間的延伸。舞臺上,既讓觀眾有夢境感,去通過人物之間日常的對話和細碎的片段,拼接出每個人物不同的人生軌跡;又讓觀眾有現實感,在看似滑稽可笑的戲劇沖突中,找回自己內心深處曾經遺失的精神家園。
據悉,目前該劇仍在緊張地排練中,將于9月22日與觀眾見面。(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