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夢馨
前有《消失的她》憑借女性議題引爆網絡討論,后有《孤注一擲》通過反詐題材取勝、票房屢創新高,隨后《我經過風暴》《學爸》等電影也分別靠家暴和教育議題引起觀眾注意。這個暑期檔,話題電影存在感強烈。
所謂話題電影,指的是吸引觀眾走進影院和引發觀眾觀后討論的,并非電影質量,而是依附于電影本身的社會話題。話題電影,當然不是最近才有的概念,往前推《我不是藥神》就是典型代表。只不過話題電影在今年暑期檔迎來了集中爆發,成為耐人尋味的一個現象。
關注現實是電影的表達之一,這注定了它會在不同程度上切中觀眾的情緒。這些話題電影之所以被拎出來說,正是因為它們并不全是創作者的表達偶然契合了社會心理。譬如,《消失的她》將場景設置在泰國,先是通過妻子失聯、人彘等都市傳說將影片的懸疑感拉滿,然后陸續將殺妻、鳳凰男、girls help girls等社會議題帶出,這其中隨便哪一個,都能在網絡空間引起不小的討論。社會議題扎堆呈現,直沖網友情緒而來,很難說不存在某些投機取巧的意味。
在電視劇領域,也有一個類似的說法:“熱搜電視劇”,同樣是根據社會熱點話題和事件量身定制類似的情節,以便于播出時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討論,登上熱搜,彰顯劇集影響力。網友對話題電影的定義中也存在這種考量,即選取符合社會熱點的題材,引發觀眾思考和討論,再通過抖音等平臺營銷,精準推送給目標用戶,最終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票房。電影吃盡了社會議題的紅利,靠取材而非質量取勝,引起了很多觀眾的擔憂,更怕會由此形成不好的行業風氣。
其實,話題電影不是全無價值的。在沒有話題電影的說法之前,這些電影都可以概括為現實題材電影,以社會關切的話題切入或以現實案例為原型改編,本身就能引起觀眾對社會現象的關注。比如,《孤注一擲》聚焦緬北詐騙,通過對詐騙團伙罪行赤裸裸的呈現,讓觀眾觀影后心生警惕之心,也契合了當前宣傳反詐的社會氛圍。如果能達到“多一人觀影,少一人受騙”的效果,也算是功德一件。
從制作角度看,電影從立項到上映,中間要經歷很長時間,而社會熱點轉瞬即逝。跟著熱點,也未必能討到飯吃,這也會讓創作者有所顧慮,不會一味投入到話題電影中。此外,從市場表現來看,并不是所有的話題電影都能斬獲不俗的票房成績。譬如,暑期檔后半段上映的《我經過風暴》《學爸》等,就沒能延續《消失的她》《八角籠中》《孤注一擲》等開啟的火熱場子。與其將后者的成功歸結于題材選取的精妙,不如認為是創作者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對商業片套路的嫻熟操練。也可以看出,即便話題電影扎堆出現,也會經歷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因此,對話題電影的扎堆不足為慮。真正具有說服力的,不是話題有多熱,還是觀眾的口碑。(李夢馨)
來源:大眾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