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也就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提高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高校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積極與企業展開合作,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構建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基地。通過校企合作搭建具有真實工作情境的實踐教學平臺,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充分了解企業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知識與技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同時,還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考核評價與反饋機制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一、校企協作建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基地的必要性
在我國的高等院校中,很多學校都設置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但是大部分的學校都沒有單獨設置該專業的實踐基地,而是通過與企業合作,將實踐基地建立在企業中。學生在企業中進行模擬演練,不僅可以讓學生們體驗到工作的艱辛,還可以讓學生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一)在校企合作中建立實踐基地可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非常多,所以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會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將實踐基地建立在企業中,可以讓學生進行模擬演練,在模擬演練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就會變得簡單起來。例如,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教學時,學生就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在實踐教學中,老師會為學生介紹在未來實際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識。例如:通過模擬演練讓學生了解到如何招聘、如何進行績效考核以及如何進行薪酬管理等內容。通過這樣的模擬演練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在今后步入了崗位之后應該開展工作,從而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
(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基地的建立,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教育體制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以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建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基地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實踐基地可以讓學生在其中進行實踐操作,并且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企業中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企業中的用人需求以及如何管理人,從而更好地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三)建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基地,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時,要求求職者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因為只有具備實踐能力的人才能勝任企業中的工作崗位。如果學生不具備相應的實踐能力,就會導致他們在應聘時處于劣勢地位,不僅不能進入企業工作,甚至還會因為沒有實踐能力而被淘汰。校企合作建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基地,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實踐基地中體驗到真實的工作環境。學生在企業中進行模擬演練時,會讓他們能充分了解自己未來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這可以讓學生提前感受到工作環境帶來的壓力和困難。在進行模擬演練時,可以讓學生將企業中的實際情況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基于校企協作的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途徑
我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學工作,在新的形勢下要以校企協作為基礎,通過加強實踐運行基地的教學管理、合理構建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實踐基地建設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等途徑,使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程,它需要學校和企業共同協作,才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將書本上的知識轉變為學生能夠實際操作的能力。
(一)加強實踐運行基地的教學管理
強化實踐教學基地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成立實踐班和實踐基地。在校內組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班,由學校相關職能部門提供技術支持,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具有真實工作情境的課程體系,通過“雙導師”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二,定期召開研討會。由基地管理人員、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和校內專業教師共同參與,定期召開研討會,共同研討基地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未來合作做好準備。第三,加強考核評價和反饋機制。第一階段理論知識考核由高校教師根據課程設置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并采用統一試卷進行閉卷考試;第二階段實踐能力考核主要依據學生在基地實踐過程中的表現來進行評判。第四,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為了調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參與教學實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通過提供一定的崗位、提升薪資待遇等方式吸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中來。
(二)建立實踐基地建設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學校與企業應積極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在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同時,學校也可以通過引入企業師資和培訓學生等方式推動校企合作。通過“訂單式”培養人才模式和“雙向選擇”培養模式使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快速進入企業工作崗位,并與企業開展密切、長期的合作。通過校企深度融合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使企業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此外,在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過程中,還應建立相應反饋機制以檢驗高校與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與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促進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水平的提升,也能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職業觀,在今后步入職場能更加游刃有余。
實踐教學評價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內容主要包括實踐考核與評價、實踐報告等。為了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出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所具備的實踐能力,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對傳統考核評價體系進行改革,合理構建基于校企協作的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這一考核評價體系應當注重對學生參與企業實踐活動情況、學生動手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核評價,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
(三)積極進行實踐教學改革,共建立體化實踐團隊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為了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就需要高校進行積極的改革,積極開展實踐教學。首先,學校要建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保證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的質量。其次,學校要對實踐教學進行改革,通過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方法、手段和內容,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好的體驗和收獲。最后,學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企業資源,搭建起更加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課堂教學體系。在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加強校企之間的協作關系,進一步提高學生在企業實踐中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也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需要在高校和企業的合作下,在實踐教學環節中,不斷強化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建立一個由學校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組成的立體化實踐教學團隊,在高校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企業人員的實踐經驗優勢和學校教師的理論知識優勢。同時,還需要引入一批具備豐富實踐經驗、有一定管理經驗的企業人員,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的實踐能力。
(四)設計系統化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設計體系時,需要明確實踐教學的基本任務和目標,合理安排實踐課程、設計實踐項目、開發實踐教材、科學選擇實踐內容,并且將實踐教學體系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完整的實踐環境中進行學習和研究。
構建系統化人力資源實踐教學體系,具體的做法是:第一,分層次設計實踐項目。為了使實踐內容更加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需要,我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實踐項目。我們將其分為基礎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個層次。第二,建立實踐考核機制。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過程中的考核,我們建立了四種形式的考核機制:即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和綜合測評。通過考核機制能夠有效地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教學過程中來,進而提高了實踐教學效果。
(五)建立“自主管理型”企業實踐基地
為了提高企業自主管理的積極性,增強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認可度,高校可以通過與企業共建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基地的方式,建立“自主管理型”企業實踐基地。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將一些核心職能委托給高校進行管理,包括企業的日常運營管理、人事招聘、員工培訓、績效考核等,高??梢愿鶕陨韺嶋H情況制定相應的人事管理方案。對于學生而言,通過與企業進行合作,學生可以了解到自己未來工作崗位的相關內容,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與此同時,學校也可以通過實踐基地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六)構建政府主導的企業外援性實踐地基模式
一是政府主導下的企業援助,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并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設進行宏觀指導和規劃,同時引導企業參與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設中來。
二是企業援助的外包型模式,通過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師進行培訓和指導,幫助他們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踐知識,并通過這些教師向其他企業進行推介和宣傳,引導更多的企業參與到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設中來。
三是通過政府、高校和企業三方共同協作,建立起完善的實踐實訓機制。首先,政府應積極引導校企合作,并提供更加充足的資源以及專項資金,使雙方能夠共同推進教育改革,促進教育事業發展。企業則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高校提供優質資源服務,并積極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中來。其次,積極探索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高校應充分發揮自身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學科優勢和科研實力,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高校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積極與企業展開合作,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構建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基地,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知識與技能,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就業競爭力,為今后步入工作打下基礎。
作者:楊茜,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講師。本文系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人力資源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編號:220506441314118)階段性成果。
來源:光明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