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張人形機器人操作飛行模擬器的照片引起外界關注。該人形機器人由韓國科學技術高級研究所研發,可像人類飛行員一樣啟動模擬器開關,靈活操縱駕駛桿、踩踏板、調節各種按鈕等,令人感到新鮮。
早在15世紀,意大利畫家、科學家達·芬奇就曾設計出人形機器人。它通過皮帶滑輪和拉繩進行操作,能完成站立、坐下和揮動手臂等簡單動作。后來,隨著無線電等控制技術的出現,人形機器人的行為能力逐漸增強。1927年,美國西屋電器工程師溫斯利制造的機器人,能夠通過電話控制電器開關。1984年,由多個實驗室合作開發的演奏機器人可通過攝像頭讀樂譜,使用靈活的手指在鋼琴琴鍵上演奏曲子。
現代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應用機器人。人形機器人作為服務機器人的高級形態,可以模擬人的形態和行為,與周圍環境進行交互,輔助或替代人類從事某些活動。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運動控制技術的發展,人形機器人實現液壓、純電驅動,在場景感知和人機交互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韓國科學技術高級研究所研制的這款人形機器人可以自主操作飛行模擬器,并通過嵌入式攝像頭觀察飛機的外部情況,對機體狀態進行精確控制。同時,這款人形機器人還能與空中交通控制員、駕駛艙內人員進行語音通信,自行制訂并執行應急計劃,比人類飛行員的反應速度還快。
除能駕駛飛機外,這款人形機器人還能替代人駕駛汽車、坦克等,潛在軍事價值受到關注。事實上,近年來一些國家研制的人形機器人已經投入軍事行動中,包括在山地、叢林等復雜環境下執行偵察、通信、攻擊和運輸等任務,或與其他作戰裝備協同,分享數據提供支持。不過,鑒于人類具備的道德情感和倫理判斷能力,人形機器人不會替代人類,在未來戰場上發揮主導作用。
作者:曹亞鉑 張軍
來源:中國國防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