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底到現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醫院區PICU已經收治重癥川崎病患兒3例;近日,駐馬店日報也發布官方提醒,有孩子確診,讓家長警惕川崎病的發生......
對于很多家長而言,也許聽都沒聽說過這個病。但對于醫生而言,這個病病因不明,無法精準預防,且很擔心孩子被延誤治療。
“一旦延誤,會直接影響心臟,比如可發生冠狀動脈瘤。由于冠狀動脈瘤破裂、血栓閉塞、心肌梗死或心肌炎而死亡。”上述PICU副主任醫師霍玉峰說道。
那么,什么是川崎病?有哪些癥狀要警惕?一起來了解!
孩子持續高燒不退
且伴有不尋常癥狀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近日,1歲7個月的巖巖突然發起了低燒。巖巖父母自認為“身經百戰”,想著過兩天就好了。
可接下來的幾天,巖巖體溫時高時低,最高達41.0℃,口服藥物、輸液均效果不好。且孩子的下頜處、前胸后背等部位出現紅色皮疹,頸部也出現淋巴結。此外,還伴有口唇充血、干燥皸裂、肛周脫皮等癥狀。
最終,孩子被確診為川崎病。
“不是傳染病,但極易與普通感冒發燒混淆,如果發現得早,在冠狀動脈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采取治療,大多數孩子可以完全治愈。但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即使孩子當下恢復,涉及到心臟,以后的生活也會受到巨大影響。”霍玉峰前一段接診過一例被耽誤的,雖然恢復了,但以后的生活可能要一直吃著藥了。
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醫生首次報道,尚未找到確切病因,但普遍認為其發病機制為感染因素觸發的急性全身性非特異性中小血管炎,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皮膚黏膜損傷、淋巴結腫大等。
川崎病好發于5歲以下兒童,全年均可發病,男女發病比例為1.7:1。
警惕這6大癥狀
那么,如何跟普通感冒發燒做區分呢?霍玉峰提醒,可警惕這6大癥狀:
1. 孩子持續反復高燒多于5天,且常規治療效果不好,退熱藥僅短暫稍降,就要注意排查川崎病 ;
2. 發熱數日后,軀干部出現大小不一的斑丘疹,不癢,無皰疹或結痂;
3. 兩側眼結膜充血;
4. 唇面紅腫、干燥和皸裂,甚至有出血;出現草莓舌、口腔黏膜充血等;
5. 出現手足硬腫,手指腳趾蛻皮,有時候會延伸到手掌和腳底,肛門周圍脫屑;
6. 頸部單側出現無痛的淋巴結腫大等。
“也有一些孩子是非典型川崎病,就是除了發燒,上述這些特征并不明顯。”他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如果家長拿不準,還是要及時到醫院,因為非典型川崎病容易更早發生冠脈擴張,導致嚴重的后果。
到底該如何預防?
霍玉峰建議,因為這個病發病原因不明,但根據臨床來看,不少孩子病毒感染后會很容易引起全身的免疫反應。
“所以建議家長,換季時不要讓孩子著涼,多喝水,增強免疫力,增強黏膜的免疫力屏障,不反復刺激機體的免疫體系。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現不尋常癥狀,要及時就醫,別延誤治療。”
————————————
綜合:河南商報、駐馬店市中心醫院
來源:大河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