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醫藥健康產業國際智庫高峰論壇在2023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舉行。此次論壇的主題為“科技助力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多位專家與學者聚焦中醫藥傳承創新、科技助力、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國際人才培養、國際醫養文化與養老等熱點議題進行了深度討論。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發表賀信指出,中醫藥不僅在服務人民群眾全生命周期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還成為產業經濟的新增長點、國際交流的靚麗名片,對創新服務業態和服務模式對新時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加快健康中國建設的迫切需要,更是充分激發釋放中醫藥多元功能和價值的關鍵所在。
陳竺建議,應從加快提升中西醫結合健康服務能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服務模式,凝聚服務民生福祉的合力;加快推動中醫藥與產業融合發展,激發經濟提質增效的推力;加快推動中醫藥與教育融合發展,提升教育強國建設的能力;加快推動中醫藥與人才融合發展,增進人才強國建設的實力;加快推動中醫藥與文化融合發展,彰顯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加快推動中醫藥與科技融合發展,挖掘科技強國建設的潛力六方面發展中醫藥行業。
陳竺表示,中醫藥健康產業國際智庫論壇在助推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要充分發揮論壇平臺功能作用,加快提升中西醫結合健康服務能力、推動中醫藥與產業、教育、人才、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持續為城市經濟、文化協同發展增添新動能。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表示,中醫藥健康產業國際智庫論壇呈現了政策研究、區域發展、城市協同發展、國際合作、健康產業、健康服務“六”大品牌特色,發布更多簽約項目、促進更多實質性合作和政策落地,圍繞中醫科學化、產業化、國際化,讓中醫藥為人類健康共同體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醫藥已傳播到全球196個國家,中醫針灸、太極拳、藏藥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朱海東表示,我國中醫藥行業已從文化交流、產業交流取得了不少成果,下一步要繼續充分發揮中醫藥健康產業國際智庫論壇平臺優勢,助推更多中醫藥成果的傳承。
北京市朝陽區緊抓服務貿易發展的機遇,持續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強中醫藥創新傳承、深化中醫藥交流合作,全力打造區域中醫藥服務特色品牌。“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經濟帶”中醫藥健康產業服務項目,將是朝陽區推動中醫藥產業文化創造性轉化、產業創新性發展又一次新的嘗試。北京市朝陽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小杰表示,未來朝陽區將充分吸收借鑒中醫藥健康產業國際智庫論壇的各項成果,積極鏈接特色城市、特色企業、特色品牌,集聚名醫、名科、名方、名藥,著力打造醫、藥、研、產、園,全鏈條中醫藥創新傳承發展新生態。
論壇當天,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國際會診中心服務行動發布之醫教圓融1+N美學與中西醫結合身心健康“六合”項目。北京按摩醫院等6家單位聯合發布成立“醫療按摩機構高質量發展聯盟”,旨在推動建設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做實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推動各地醫療按摩機構廣泛深入協作、共同建設發展,以醫院建設、業務運營發展為目標,組織開展業務合作、經驗交流、技術培訓、人才進修、新技術新項目推廣等,形成多機構、多形式的院際協作,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同日還舉行了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國際會診中心·社保+商保“雙保險”中西醫結合家庭保健官服務模式圓桌論壇。論壇上,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國際會診中心、安盛天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及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共保體”單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多領域、多視角探討社保+商保“雙保險”中西醫結合家庭健康服務模式新突破、新實踐,并進行了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國際會診中心·社保+商保“雙保險”中西醫結合國際化家庭保健官服務模式之首批中醫商保服務包發布,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國際會診中心與安盛天平財產保險北京分公司、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簽約合作備忘錄。(記者 梁倩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