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沒有網上購物,但卻收到了快遞包裹,里面不僅有小禮品,還有一張中獎率是百分之百的刮刮卡。這些快遞是誰寄來的?真有這樣的好事嗎?總臺央視記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答案。

快遞中的刮刮卡100%中獎
近日,記者收到了一份神秘快遞,里面有一份小禮品,一封感謝信,還有一張刮刮卡。感謝信上稱,這是一份感恩回饋客戶的謝禮,并邀請客戶參加“邀您一起刮豪禮”的活動,最高可獲得1萬元的現金獎勵。
記者拿著收到的快遞來到北京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找到之前采訪過的反詐民警,探尋神秘快遞背后隱藏的秘密。

在民警的見證下,記者刮中了一個18元的現金紅包和獎品水果。在刮刮卡上寫著,如果要兌獎需掃描上面的二維碼。

北京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十支隊民警高山介紹,這是最近高發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就是郵寄一個陌生快遞,并附贈一張100%中獎的刮刮卡,一旦掃碼領獎,就是被騙的開始。
記者隨后掃描二維碼時,出現一行綠色的小字:“此二維碼已通過安全驗證,可以放心掃碼。”

民警提示,這其實是個有迷惑性的細節,這行小字讓被害人覺得這個二維碼是安全的。但實際上,這些字是被設計制作在圖片上的,沒有經過任何系統驗證。
利用紅包福利誘人進群
記者因詢問過多被踢出群聊
記者掃碼聯系上所謂的“美團客服”后,客服首先要求提供中獎手機號和獲獎刮刮卡的照片。民警表示,這是因為詐騙分子發送快遞時已經有了被害人的手機號等個人信息,再次提供手機號和照片,就可以實施精準詐騙。
客服告訴記者,水果禮品約一小時內可以送達,但是現金紅包要加入到一個商家微信群內領取,進群后還可以參與不定時的紅包雨、現金抽獎、生活電器試用等活動。
隨后,記者掃描客服提供的二維碼加入了一個微信群。記者觀察,群里不停有新的“中獎者”進入。但是,除了管理員發布的“紅包稍后統一兌換”“保持安靜”等提醒以外,沒有其他人發言。當記者對獎品配送、紅包兌換等問題提問時,還受到了群聊管理員的警告。

記者還發現一個細節,這個活動的舉辦方號稱是淘寶,而掃碼后的客服人員卻顯示來自美團。對此,記者向客服人員進行咨詢,對方則表示,這是商家聯盟合作推出的回饋老用戶活動。

很快,群里已經有所謂中獎者曬出了自己收到的禮品,有牛奶、食用油。記者剛想詢問自己的禮品為什么沒有收到時,卻發現被移出了群聊。

民警分析,這是因為記者向客服咨詢的問題太多。“客服感覺到你的邏輯性很高,防騙意識比較強,所以就把你踢出群聊。”當記者詢問客服人員,自己為什么會被移出群聊,對方也沒有再進行回復。
隨后,記者分別致電了淘寶和美團的官方客服,詢問他們是否舉辦過此類回饋活動。平臺客服人員明確回復:沒有直接郵寄禮品、刮刮卡掃碼抽獎的活動,也不會無故聯系用戶要求加群、派發紅包等。

與利用刮刮卡詐騙手段類似的,還有“驚喜盲盒”騙局等。騙子會給用戶郵寄“驚喜盲盒”,里面有偽造的微信紅包,引誘被害人點擊App的下載鏈接。
刮刮卡實為刷單詐騙引流工具
被害人被騙走20多萬元
今年7月,徐女士收到了一張刮刮卡,之后她不但掃了碼、進了群,還下載了做任務的App。她發現,在App的任務群內,人數竟有1800多人。“直觀看,這就讓你覺得參加這個活動的人特別多。”
在收到一些小額返利后,徐女士開始相信這個活動是真實的。在客服的誘導下,徐女士開始在App中完成一些大額任務,比如給貧困地區捐款等。“比如你先捐助30塊錢,然后截圖給客服,他不光把30塊錢返還給你,另外再多給你20塊錢,說這個是商家給予你奉獻愛心的補助。”

徐女士說:“你就覺得這好像是特別公益的一件事,特別急于趕緊把它完成好。實際上當時已經感覺到這個事不對,但是也都有那種僥幸心理。”
捐款的任務都在幾百到幾千元不等,徐女士完成了幾個任務之后,在App上都顯示有返現到賬。隨后,客服又發布了更大金額的任務。
徐女士回憶,這項任務由五人共同完成,要求每個人充值上萬元。但是,任務有時間限制,只要有人超時,任務就算失敗。失敗了就要五個人一起再做下一個充值任務,才能把之前投進去的錢拿回來。

民警表示,其實這里有一個心理學的效應——沉沒成本。“她這個時候如果不再充值,可能之前的錢都收不回來了。但如果再繼續充值,錢就有可能會拿回來。”
當20多萬元全部打了水漂,徐女士才意識到自己真的被騙了。民警告訴她,群里其他曬獎勵的人、和她一起做任務的人都是托。
民警調查發現,徐女士遭遇的正是典型的刷單詐騙,而這張100%中獎的刮刮卡,則是刷單詐騙的一種引流方式。
警方提示:小心“餡餅”變陷阱
民警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是通過步步設局來誘導被害人的。
第一步:通過互聯網黑灰產業鏈獲得潛在被害人信息。
第二步:以知名互聯網企業的名義快遞廉價禮品,并附上刮刮卡和入群二維碼,贏得被害人好感。
第三步:設計所謂的“安全掃碼頁面”,打消被害人顧慮,誘導被害人掃一掃。
第四步:冒充知名企業客服,誘導被害人參與非法刷單等詐騙活動。

民警提示,收到陌生快遞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要看是不是自己購買的。如果是贈品,一定要跟官方客服核實。如果不是,很有可能就是騙子寄來的誘餌。”
新型騙局層出不窮,為了誘人上當受騙,騙子也會不惜投入成本,這也使得這些騙術越來越難識別。然而,只要我們堅信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貪小便宜、不輕易轉賬,遇到沒聽說過的事和親人朋友們先聊一聊,那么我們掉入詐騙陷阱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
來源:央視新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