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飆車“炸街”產生的超速行駛追逐競駛等行為屢屢危害交通秩序
新疆交警精準打擊摩托車飆車“炸街”行為
□ 本報記者 潘從武
□ 本報通訊員 趙書城 李進福
8月11日,一條網絡視頻引起新疆若羌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的注意。視頻中,多輛摩托車在縣區道路上占用兩個車道并排停放,油門轟鳴,等待發車信號,逼得后方車輛只能繞行剩余的一個車道。
“這種行為嚴重影響道路交通秩序,且經過改裝的摩托車上路,危險性更大。”若羌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張丞鈺介紹,視頻內的駕駛人已被依法處理。
此案并非個例。近年來,因飆車“炸街”產生的超速行駛、追逐競駛、猛踩油門制造轟鳴等行為屢屢危害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
“炸街”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從查處情況來看,這類違法行為確實在年輕群體中高發。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道路交通法律法規認識不足,安全意識淡薄,這也是此類行為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阿克蘇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謝炎說。
和田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徐瀟認為,非法改裝摩托車有利可圖,網絡流量引發逐利心理,這些是“炸街”現象難斷根的深層原因。目前,隨著摩托車配件逐漸網購化,多數摩托車愛好者直接在網上購買零件自行組裝,一些不法商家看到了商機,不但在摩友群散布改裝廣告吸引客流,還有償提供工具及技術指導。
“改裝摩托車關鍵部件很容易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失去控制,進而引發側滑、前翻事故。同時,非法改裝的過程粗糙,接線損傷易發生打火爆炸、短路自燃等事故。千萬不要私自改裝摩托車,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今年6月,伽師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對新領取摩托車駕駛證的駕駛人開展警示教育,旨在從源頭防范此類違法行為。
網絡流量是一些“炸街”違法行為人的主要目的。
今年7月,和田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查獲的一起“炸街”違法行為中,多名20歲左右的摩托車駕駛人在道路兩旁架設手機,現場直播占用城市主干道“表演”燒胎、發動機轟鳴等動作。“我們就是想漲點粉絲,紅了之后接廣告變現。”22歲的違法行為人小吳說。
7月22日,吾某與6名騎行社團成員趁著夜色駛入拜城縣城區,他們計劃現場直播飆車競速賽,既享受騎行的刺激感,又能通過網絡獲得關注,博取流量。進入城區道路沒多久,吾某便被設卡臨檢的拜城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查獲。
“他們將牌照卸掉,躲避電子警察監測。”拜城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潘昱臣介紹,吾某和朋友的摩托車是經過非法改裝的,不但更換了顏色,還拆除了限速裝置和車輛消聲裝置,安全隱患很大。最終,民警依法扣留了吾某和其朋友的車輛,收繳非法裝置,責令其恢復原狀,罰款200元。
今年以來,新疆公安交管部門精準分析飆車違法行為的規律特點,以城市道路、違法行為高發路段為重點,集中部署警力,織密路面安全防控網。8月11日至13日,新疆公安交管部門開展第二次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統一行動,對摩托車涉牌涉證、酒駕醉駕、飆車“炸街”、非法改裝、違法載人、駕乘人員未戴安全頭盔等違法行為進行清查整治,做到不留死角。
8月12日,庫爾勒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組織16名精干警力,成立打擊整治大排量摩托車飆車“炸街”專業隊。據了解,打擊飆車“炸街”專業隊除緊盯重點時段、路段外,還根據市民舉報、電子警察、鐵騎義警等提供的信息,開展針對性整治。
“建立專業隊伍,不但精準打擊,民警還有更多精力對駕駛人教育引導,從根本上消除行為人的心理動因。”庫爾勒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孫威峰說。截至8月15日,庫爾勒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已依法查獲43輛大排量摩托車。
阿克蘇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聯合行業主管部門,采用完善制度、數據監管、人員培訓、加大處罰力度等方式,將非法提供改裝摩托車服務的企業納入懲治范圍,實現摩托車非法改裝的源頭治理。
據了解,新疆各地交管部門鼓勵群眾舉報飆車“炸街”、非法改裝等違法行為,努力營造人人重視、全民參與的嚴管態勢。
來源:法治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