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 光明日報通訊員 蔡金曼 張未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還有哪些堵點?航天強國建設還存在哪些不足?先進技術成果如何更好轉化?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國家國防科工局堅持“學與干”結合、“查與改”結合,廣泛深入科研單位和生產企業一線,摸情況、找問題、尋對策,研究部署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有力舉措,推動國防科技工業高質量發展。
把課堂搬到創新前沿陣地
雁棲湖畔,量子調控實驗室、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正加速形成,支撐原始創新的力量正在這里集聚。
日前,國家國防科工局黨組帶領機關部門負責同志來到北京懷柔,把課堂搬到創新的前沿陣地,參觀大科學裝置,感受科技自立自強的脈搏。學員們還前往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聽取關于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專題報告;走進“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感悟老一輩科學家“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堅定信念和對黨忠誠、愛國奉獻的家國情懷。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國家國防科工局通過現場教學、專題學習、集中自學、專題輔導等方式,持續加強理論學習。舉辦讀書班,開展中心組集中學習,通過“每日一學”“每日一答”“每周一賽”,帶動全局黨員干部參與理論學習,充分發揮“科技大講堂”等特色學習品牌,使有意義的事情變得有意思。
開展解剖式調研
上海、南京、成都、蘭州、酒泉、沈陽、哈爾濱……一路調研,一路思考。
針對制約國防科技工業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國家國防科工局黨組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靶心”開展解剖式調研。研究確定“航空數字化轉型”“創新軍工投融資政策”“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等一批重點調研選題,對50余項重點問題開展深入調研,覆蓋18個省份、52個區縣,深入一線110余次。各基層黨組織開展調研課題145項,有力推動了重點工作。
為了提高調研效果,他們深入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定點幫扶縣等,走進軍營一線、科研生產一線、民口配套單位一線,形成了立體式調研格局。調研方式靈活多樣,實地考察調查、座談會議、集中研討、單獨交流、隨機走訪、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統計分析……探尋國防科技工業存在的重大問題及其深層次原因,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推動問題解決。
做好調查研究“后半篇文章”
發現問題只是開始,解決問題才是關鍵。國家國防科工局做好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堅持把調查研究實效、調研成果運用、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的重要標尺。通過做好調查研究“后半篇文章”,使調研成果轉化的過程成為推動國防科技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
比如,針對國防科技工業相關單位設備設施向國民經濟其他領域開放度不高等問題,國家國防科工局充分開展調研,持續推動全行業提高國防科技科研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與共享利用水平,逐步形成資源配置優化、運行管理規范、共享服務高效的科研設施開放共享機制。利用航空試飛科研基礎設施,充分發揮試飛對檢驗飛機零部件可靠性和完善程度的作用,建立規范性適航體系,填補了國家試飛行業適航管理體系的空白,更好地為民用飛機試驗提供依據和條件;利用風洞特性,將航天氣動試驗的風洞技術創新運用在體育訓練中,為短道速滑訓練提供測力、畫面及重心捕捉等數據,大幅提升訓練效率。
國家國防科工局還在主題教育期間積極開展“尋寶計劃”,組織先進技術供需對接活動,搭建“尋寶、鑒寶、用寶”機制,吸納優勢創新資源和力量投身國防科技工業,加速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保障國防科技工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國防科工局黨組對核質譜儀國產化替代問題進行典型解剖,作出加速推動解決核心零部件國產化問題的安排部署,通過“揭榜掛帥”方式,組織國內優質企業進行聯合攻關,力爭通過3年左右時間,全面推動核質譜儀國產化替代工作。
國家國防科工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克儉表示,將繼續學好用好調查研究、問題整改、教育整頓的好方法,狠抓國防科技工業高水平自立自強,不斷加強核心能力、扎實推進自主創新,持續提升治理能力,堅決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優化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和布局,加強國防科技工業能力建設”的重大部署。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7日 0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