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某銀行大堂經理徐某梳理賬目時發現異常:10天前,一名叫陳亮的男子接連辦理了3張儲蓄卡,此后10日內,這3張儲蓄卡每日都有十萬元至百萬元不等的大額資金往來。這是洗錢犯罪的明顯特征。
銀行方面迅速將疑點反饋至警方。警方經多方調查,犯罪嫌疑人窩點位置逐漸明晰,按照區域劃分,此違法線索交由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分局負責偵辦。
8月6日,該局刑事偵查大隊一舉搗毀該洗錢犯罪窩點,抓獲13名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的犯罪嫌疑人。

圖為8月6日烏魯木齊警方抓獲部分犯罪嫌疑人。銀迦勒攝
這些人平均年齡25歲。其中25歲的許諾是頭目,短短兩個月,他帶領“小弟”瘋狂為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洗錢6000萬元。
近日,面對記者的采訪,許諾回憶起那段虛幻、放肆的時光。以下是他的自述:
“一夜暴富”的賺錢之道
中學輟學后,我已連續5年四處打零工、跑工地,這種不穩定且辛苦的工作令我厭倦,最重要的是,工資難以滿足我的日常所需。2022年6月,經朋友介紹,我在家鄉南方某省認識了陳可。他直言,其與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合作,主要依靠銀行卡從事洗錢的行當,“騙來的、賭來的、勒索來的,這些團伙的錢都不干凈。所以我們要把錢‘洗白’,讓他們能合法地花出去。”陳可說。他從中抽取高昂的手續費。
見如此賺錢,我立刻辦理銀行卡,以期售賣換錢。但辦卡過程中,我發現當地對“兩卡”犯罪保持嚴打態勢,銀行卡辦理又有許多限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警方察覺。
思慮良久,我決定前往外省碰碰運氣。第一站,我將目光放到了新疆。
今年7月初,我帶著7個“小弟”乘坐火車趕赴新疆。我們在博樂、烏蘇等地的各類小眾銀行,開辦了多張銀行卡。我開始聯系陳可,使用銀行卡遠程助其洗錢。
僅一天,我便得到了4000元報酬。“一夜暴富”之感充斥全身。很快,我們通過網絡拉攏了近百人開設銀行賬戶為洗錢提供便利。
8月6日凌晨,我正在操作洗錢時,房門突然被打開,沖進來一隊民警,我趕忙合上電腦,正想狡辯。
“‘洗’了多少?”民警問。
我一驚,這才明白,原來警方早已知曉我們的勾當。
“6000萬元。”我說。
尾聲
“我們現場扣押手機18部,收繳銀行卡15張。”負責此案的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分局刑事偵查大隊民警殷海旭對記者說。此前,接到異常情況反映后,民警及時布控,細致摸排,待條件成熟后將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與許諾所臆想相反,新疆警方對“兩卡”犯罪的預見能力和打擊力度十分強大!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民警提示:
廣大群眾尤其是年輕人要增強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注意保護好個人身份信息及銀行賬戶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盜用;切勿出租、出借收款二維碼和賬號等個人支付信息,避免成為洗錢工具。
(文中涉案人物均為化名)
來源:法治日報微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