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林浠(南方醫科大學黨委宣傳部)
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并對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作出系列部署,這為我們持續優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就醫安全感和健康幸福感提供了行動指南。
醫學教育是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基石,醫學院校及其附屬醫院是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的重要基地,醫學院校應牢牢把握新時代立德樹人總要求,主動服務、全面對接“健康中國”戰略,充分發揮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引領作用,擔負起“人民健康至上、健康優先發展”賦予醫學院校的新使命,高質量服務“健康中國”戰略。
提升育人水平,培養“五術”卓越的醫學人才
醫學人才培養有極強的專業性和特殊性,根據《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我們要以新內涵強化醫學生培養,培養“五術”卓越的醫學創新人才,即“救死扶傷的道術、心中有愛的仁術、知識扎實的學術、本領過硬的技術、方法科學的藝術”,這為新時期醫學人才的培養賦予了具體內涵。
培育高質量醫學人才,一是要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學生“德醫雙修”的素質能力培養,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開展“課程思政”改革、創新臨床實訓、案例教學、專業實習實踐教學,充分調動醫德元素,激發起學生的情感認同與共鳴,構建對醫學職業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二是要培養與醫學發展相適應的人才,緊跟社會發展趨勢,落實“以需定招”,優化培養結構,加大現階段緊缺急需專科人才培養力度,完善全科醫學、高層次公共衛生、預防醫學人才等短缺明顯專業的人才培養機制,發展高職護理專業教育,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教育。
三是要引領醫學教育模式變革,主動把育人目標由以“治病為中心”的醫學人才更新為以“健康為中心”的高層次復合型健康專家,把全生命周期和健康全過程的“大健康”理念貫穿在人才培養理念中,建立“醫文、醫工、醫理、醫+X”交叉學科交叉課程體系,促進醫學教育朝健康教育發展,賦予“健康中國”戰略更深邃的實踐空間。
開展科學研究,聚焦前沿醫學研究和成果轉化
衛生健康科技進步事關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和保障,醫學院校應發揮好開展科學研究的天然優勢,產出高質量健康科研成果。
要對標國家戰略需求,圍繞“臨門一腳”和“卡脖子”技術布局科技創新,關注近年精準醫學、轉化醫學、智能醫學的快速發展,加大前沿技術攻關,搶占科技制高點。
要聚焦臨床需求和效益,提升科研成果轉化率,充分發揮臨床一線是科研需求的“出題者”,又是創新成果轉化的“檢驗者”作用,積極拓寬與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等合作渠道,共同開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和交叉合作,讓科研成果和效益充分流動起來。
要優化醫學科研評價機制,充分考慮到醫學具有的“對象特殊、方法困難、內容復雜”等不同于其他領域研究的特點,建立醫學研究多元、分類評價體系,對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藥物研發、技術創新及管理和公共衛生等不同類型的研究目標和特點確定不同的評價指標和權重,提倡以質量為核心的評價導向,破除“唯論文”“唯課題”理念,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加強中長期效果評價,讓高校醫學科研工作者各盡其能、各展其才。
加強附屬醫院建設,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
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高校附屬醫院作為公立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充分利用豐富的臨床資源和體制機制優勢,為社會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
附屬醫院要明確自身公益性價值取向,秉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理念,發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職業精神,解決好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等問題,在推動“健康中國”事業進步中淬煉醫院的使命和價值。
要著力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為鏈條,優化臨床專科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在疑難重大疾病救治、新技術應用、日間手術推廣、健康知識科普等方面積累經驗、尋求突破,努力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診療服務。
要發揮好附屬醫院引領示范成效,主動服務區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落實國家優質醫療資源區域均衡布局的決策部署,通過打造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醫聯體、開展醫療援建、普及“互聯網+智慧醫療”舉措等,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合理配置資源,落實精細管理,讓群眾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健康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弘揚健康文化,推動“健康中國”理念深入人心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包括發展健康文化、移風易俗、培育良好生活習慣等。高校在實現育人、科研、社會服務功能的同時,應利用自身文化高地優勢,凝聚文化共識、引領社會風尚,倡導全社會踐行健康價值取向。
醫學院校要積極做好新時代衛生健康闡釋,利用多種媒介加大健康文化推廣力度,通過評估疾病風險、編制預防指引、制定健康標準、創作科普作品等方式,向社會傳遞權威、正確、有效的健康理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使之轉化為群眾自覺的健康行為,提高群眾的健康獲得感。
要推進中醫藥文化守正創新,將其中“整體觀”的基本理念和“系統論”的思維方式融入群眾健康素養教育中,在加強中醫藥臨床實踐、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等方面有所作為,把中醫藥這一承載鮮明中華文化烙印的瑰寶傳承好。
要促進中華健康文化海外交流,加強與海外知名文化傳播機構交流合作,在國際科研合作、會議交流、著作編譯中,傳播當代中國先進衛生健康理念和健康治理經驗,講好健康“中國故事”,增強國家健康軟實力,為推動“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方案。
來源:光明網-黨建頻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