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記者 朱春燕):對于大型砂巖油藏,把石油從千米地下開采出來,是一個向地下注水或化學溶液補充能量,驅動和“洗刷”吸附在地下砂巖孔隙中的石油,匯集再抽出油的過程。由于地下看不見、摸不著,如何確定石油的位置并采取合適的驅油方式關系著石油開采的產量和成本。長久以來,在石油行業有句話叫做“石油在地質學家的腦海里”。而在數字化發展的進程下,油藏有了新的呈現方式。
近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來到大慶。在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油氣開發高級專家萬建榮告訴記者,該廠應用現代化科技成果和數字技術手段,經過多年的艱苦攻關,正朝著更高符合度的“孿生油藏”方向邁進,把千米地下的油藏“原模原樣”搬到電腦屏幕上,立體清晰呈現石油在油層中的分布位置,在這個“數字地質體”上,可以開展以開采石油為核心的各種工程行為的模擬,預測開采效果。

看不見的地下如何做到“原模原樣”呈現呢?萬建榮介紹,數字孿生油藏系統的開發,是通過采集、整理、補充、錄入勘察物探數據,描繪地下油層構造形態;結合鉆井、測井獲取巖層信息,掌握石油富集區在哪里,零散剩余油分布在何處,利用三維建模和數值模擬等現代化科技手段,實現數字孿生油藏。

不但在地下,還在地面生產管控系統,開展了對兩萬口油水井點、兩百多座集輸站庫的數智化管理,啟動了“數字孿生站場”建設工作。在該廠南1-1聯合站,記者看到生產指揮中心的兩名工作人員通過電腦操作便可錄取機器設備的流量、壓力、溫度等多項參數,還可以操持啟停機、調頻次、保平衡等油田開發的各類基礎作業。正是這些具體數據系統的完善,為“地面集輸系統”數字孿生的建設提供了基礎。
構建油氣藏系統的數字孿生體被認為是油氣藏描述的最高境界。與真實的油氣藏相比,數字孿生油藏在開發方案優化設計和生產措施設計的應用方面,還具有靈活性和可重復性。萬建榮介紹,通過數字孿生油藏平臺,可以論證部署井位、射孔補孔、注水方式、采油手段、措施類型,編制最經濟、最有效、最可行的開發方案,從源頭上避免了在實體中操練無法挽回損失的情況。
來源:央視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