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集體采寫
網上搜索知名奶茶店加盟頁面,點進去卻迎來“子品牌”客服熱情接待;“樣板店”門口騎手大排長龍生意火爆,其實是店家一手“導演”的戲碼。收取幾萬元到數十萬元的加盟費后,原本說好的服務、指導、引流一概沒有,徒留空殼公司應付加盟者。
近日,全省首例利用特許經營加盟實施合同詐騙案審結。
欺詐式加盟,奶茶是“特供”,“火爆”是假象
小林(化名)看著街面上一家又一家奶茶店紅紅火火地開起來,自己也動了開店創業的念頭。他沒有什么創業經驗,通過網絡搜索到一家餐飲公司的奶茶品牌加盟信息,在這家公司的招商網頁上,赫然有與“某城”等知名奶茶店合作的介紹。
小林跟客服溝通后,接受對方邀約來到南京,發現店鋪生意火爆,騎手排起長龍,他品嘗了店內的產品之后發現口味確實不錯,認為市場接受度應該很高。這家樣板店還將店內賬單公布給小林,上面顯示,高峰期間,奶茶店的單日營業額可高達萬元。經過簡單的前期考察和實地查看,小林相信了對方的諸多承諾,支付了10多萬元加盟費用。
這場“考察”,其實是“特供”給小林的戲碼。
前期對接他的線上客服人員早就根據既定的話術,摸清了小林的投資意向和資金準備狀況,小林的所有聊天記錄都被完整地轉發給線下帶隊“考察”的業務員,幫助業務員投其所好進行推介;
騎手排成長隊的火爆場面,其實是店家積累的一定顧客群,提前發消息稱“請喝奶茶”,以“你下單我付款”的方式制造的“虛假繁榮”;
端給小林的那杯“口味不錯”的奶茶,其實是線上客服“不經意間”詢問小林最喜歡的奶茶品牌后,作為關鍵信息提供給線下人員,再由線下業務員去買來指定口味,倒入有“蜜桃里”商標包裝內的“特供產品”;
而日營業額高達萬元的數據,則根本就是造假。
輕松賺“第一桶金”?數百人被騙5400余萬元
“蜜桃里”商標屬于南京迪利西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葉某、譚某。兩人在南京陸續開辦過多家餐飲公司,此前從事過類似商業模式的經營,產生了大量糾紛,并在短期內頻繁更換品牌“故技重施”。2020年,他們盯上“蜜桃里”品牌,找人來當法定代表人和股東,又開起餐飲公司對外進行招商加盟。
實際上,這家公司壓根沒有特許經營的資質和資源,也沒有什么成熟的經營模式,他們“加盟”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通過注冊地在河北的一家公司線上“攬客”,短期內招攬大量潛在加盟者到南京參觀考察“樣板店”。
事實上,這家店是該品牌的唯一一家線下門店。每次有加盟意向人來參觀,他們采取在線下門店實施全額返現活動、虛增營業額等方式,營造門店生意火爆假象,讓被害人陷入加盟該品牌能夠營利的錯誤認識,從而簽訂加盟合同并繳納加盟費。
簽約收取加盟費之后,公司消極履約,根本沒有提供實質性的加盟經營指導、品牌宣傳、技術支持和業務培訓等服務,放任加盟商經營失敗。
短短幾個月內,這家公司騙取來自全國的300余名被害人加盟費共計5400余萬元。
“攬客引流”公司拿走78%收入,“必賠買賣”操盤者被判刑責
特許經營作為以知識產權為重要資源的合作模式,以其獨特的運行機制,規模化、低成本的擴張方式,致力于雙贏的獲益方式,被賦予良好經濟前景。
但在該案中,南京迪利西絲公司與上游“攬客引流”的河北某公司按比例對所得加盟費進行分成。
秦淮法院刑庭法官周可荃介紹,在這種分成模式下,78%的收入被上游公司拿走用于加盟引流,只留下22%的部分用于公司運營,再扣除基本的場地、人員等費用,能夠用于產品開發、品牌推廣、技術指導的已寥寥無幾,品牌運營失敗已成定局。收取高額加盟費之后,這家公司沒有履行合同約定的品牌扶持義務,逃避履行特許經營責任,侵害加盟方的合法權益,完全不具備履約誠意,具有其非法占有的主觀目的。
秦淮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以合同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至12年不等,經二審維持,該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法院通過劃定特許經營加盟行為的刑民界限,嚴厲打擊以特許經營加盟為誘餌的詐騙犯罪,同時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司法建議,將案件辦理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風險提示,司法建議得到了積極回復。
針對當前法院受理案件數量逐年增長情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江寧區人民法院共同進行加盟類企業特許經營合同糾紛案件審理與風險治理調研。目前,此類案件呈現套路式、集資式、欺詐式加盟等新的特點,反映出特許人實質性資源欠缺、違法招商加盟,被特許人風險意識淡薄、維權能力較弱,行政監管事前缺乏必要引導、事后缺乏必要監管,司法引導及參與社會治理不足等問題。調研指出,現有的行政法規已難以應對行業競爭加劇帶來的市場問題,建議推動特許經營行政法規的更新,并適時出臺統一的特許經營專門法律,同時需要結合各地經濟發展狀況制定相配套的特許經營管理細則。在制度構建方面,要依法界定經營資源、合理統籌和規劃監管模式,建立科學、完善的市場準入制度和風險防控體系。在監管領域,必須基于特許經營的本質,建立完善的特許備案、審查和信息公示機制,為各方提供全面、精準的信息服務,為建設健康有序、可持續的特許經營市場和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保障。
記者 張源源 見習記者 陳舟揚 實習生 鄧蕓舟 毛雨宸
來源:南京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