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東大學商學院有一只特殊的隊伍——鄉村振興教授服務團,他們積極響應政策,致力于鄉村振興,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如何發展鄉村特色旅游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如何提升旅游服務水平為農業產業賦能?如何開發新型旅游文創產品,在示范點提升旅游核心競爭力?等等。為新農業“把脈”,為新農村“美顏”,為新農民“撐腰”,用魯大智慧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現在,有個關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堅實踐行鄉村振興的故事在煙臺市棲霞“黃燕溪谷”栗林村拉開了序幕。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在春意盎然的季節,魯東大學商學院鄉村振興服務團,為煙臺市棲霞的“黃燕溪谷”栗林村鄉村振興調研工作獻智獻力。這個教授的小團隊,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場景中,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服務團的教授們帶著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深入黃燕溪谷的栗林村,與當地村民進行深入交流。他們詳細了解了該村的實際情況,針對鄉村經濟發展、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在調研過程中,教授們發現了栗林村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當地特色的板栗種植產業。他們建議,可以通過開發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游業,進一步推動村莊的經濟發展。同時,注重生態保護,科學規劃開發,實現綠色發展。此外,教授們還對栗林村的文化傳承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認為,可以通過挖掘和傳承當地傳統文化,提升鄉村的軟實力,形成獨特的鄉村魅力。這些建議得到了當地村民和政府的高度認可,為栗林村的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方向。
“現在是越來越離不開咱們魯東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們了,今年他們還要和我們一起打造浪漫河道夜景工程;改造冰場,引進雪橇、冰上自行車、創意冰壺等多種游樂項目,吸引更多游客,辦個俺們村的冬奧會,哈哈!”栗林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世強滿懷期待的講著下一步村里的發展規劃。
魯東大學商學院教授服務團的鄉村振興調研工作,不僅為煙臺市棲霞的黃燕溪谷栗林村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也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扎根群眾才有生命力
栗林村只是服務隊眾多鄉村服務中的一個小案例。服務隊憑著腳踏實地深入調研的韌勁,發揚“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整合學院文旅專業優勢,聯合煙臺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緊緊圍繞“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廣泛開展鄉村產業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田野調查,先后赴煙臺牟平區、福山區、萊山區和招遠、棲霞、蓬萊、長島,威海乳山、文登等區縣鄉鎮開展調研,針對農村基礎不完善、農業功能不健全、特色文化不凸顯等現象提供了系統幫扶和指導,在推動膠東地區鄉村“五大振興”中貢獻魯大力量。
同時,服務團圍繞農文旅融合和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以文鑄旅,以旅彰文,大力開展普惠性的教育培訓、技術支持和創業指導等服務。緊貼“五大振興”開展線上線下云講堂活動,提高農業技術骨干及基層干部培訓服務覆蓋面與質量,共開展各類鄉村振興人才技能業務培訓20余次、教材送下鄉500余本,有效提升村民業務和技能水平。服務團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高質量完成煙臺市福山區“張格莊櫻鄉小鎮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創建方案”、福山區高疃鎮鄉村振興示范鎮創建方案、長島海上景區規劃、濰坊龍威海洋牧場休閑旅游專項規劃等各類規劃策劃方案和咨詢報告50余份,多個項目被地方政府采納,多項農文旅融合規劃落地實施,有效帶動多個鄉村旅游產值50%以上,大力促進了山東半島各地區旅游產業發展與目的地建設,為鄉村旅游開發和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智庫保障。
立足新時代,面向新農業、新農村、新生態建設理念,魯東大學商學院鄉村振興服務團將帶頭勇擔立德樹人時代重任,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需求,不斷為助力鄉村實現振興貢獻“大作為”!(撰稿:魯東大學 宋韶彬)

圖為:魯東大學商學院成功獲批山東省首批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涉及項目總金額4.2億)

圖為:魯東大學商學院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院長、鄉村振興服務團成員曹艷英教授指導學生開展鄉村振興規劃建設 來源:光明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