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
許多家長習慣用手機“照顧”孩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在這些精心包裝的游戲里
實則潛藏了各類詐騙分子的黑手
正對你的錢包虎視眈眈

近日
家住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的陳先生
偶然發現兒子拿走媽媽的手機
晚上獨自躲在房間里玩
見孩子遲遲不出來
陳先生多長了一個心眼
立即將手機拿回來檢查
果不其然
剛滿10歲的兒子正用抖音
和熱心贈送游戲皮膚的“姐姐”聊天
“姐姐”一步步誘導孩子
要求在沒人的地方接聽視頻電話
等待操作提示



由于陳先生中斷了孩子聊天
原本溫和的“姐姐”以為孩子在猶豫
竟突然換了一副嘴臉
“快拿你媽媽的手機領取
不然后果你自己清楚!”

聯想起社區民警在商家群里
發布的電信詐騙案例
結合自身曾作為反詐志愿者的經歷
陳先生選擇立刻前往湖塘派出所報警
“雖然我運氣好沒有造成損失
但還是想避免別人被騙”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騙子似乎并不甘心失敗
不斷嘗試撥通電話
企圖恫嚇孩子要求轉賬
不勝其擾的陳先生接通了電話
于是發生了視頻中戲劇性的一幕
警示案例
6月18日晚,廣東東莞的陳先生在加油時發現手機綁定的銀行卡里竟然沒錢了,一查才發現,銀行卡里的36萬余元,在下午一個多小時內被轉走。
原來是兒子小陳用爸爸的手機玩一款叫“蛋仔派對”的游戲時,看到一個昵稱“蛋仔派送員”的信息,稱可以添加對方領取“蛋仔派對免費皮膚禮包”,對方要求用家長微信掃碼操作。
在所謂領取皮膚過程中,對方以“未成年違規”“操作錯誤封號”等為由,要求小陳下載“騰訊會議”“云閃付”等APP配合操作,并將驗證碼截圖輕易發給對方,導致陳先生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承受了巨額損失。

警方提示
要注意孩子使用手機情況,避免孩子單獨使用手機,做到如下四點:
1.灌輸反詐騙意識,將相關案例講給孩子聽,提高孩子的警惕性。
2.時刻注意孩子使用手機的情況,經常查看手機上是否有非家長安裝的APP。
3.留意孩子的異常舉動,如背著家長偷偷操作手機、躲到房里很長時間等。
4.注意孩子在微信、QQ等社交媒體上的聊天情況,及時阻斷與騙子的通聯。
來源:江蘇警方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