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者有心】
作者:李笑萌
構建網絡主播“個人信用體系”,能夠提升主播的主人翁意識,引導他們從“被平臺管理”轉向“自我管理”,鼓勵他們在直播活動中更加規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提升直播內容的質量。
9月7日,一家頭部直播平臺發布公告,針對內容主播推出新版健康分管理制度。在平臺主播直播過程中,如有低俗、博眼球或其他不良行為,將根據嚴重程度每次扣減分數。健康分低于一定程度將被禁止進入直播間榜單、關閉打賞、禁止提現等,最嚴重者將被禁止開播。
在此之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網絡直播規范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強網絡直播行業的正面引導和規范管理,重點規范網絡打賞行為,推進主播賬號分類分級管理。健康分管理制度,是網絡主播分類分級管理制度的進一步落實。
近年來,直播行業迅猛發展,帶動了各種文化消費新場景的涌現,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網絡直播亂象,如扮丑作怪、拉踩互掐、低俗色情、傳播謠言、虛假宣傳等。這些游走在法律邊緣的直播亂象,挑戰了公序良俗,污染了網絡空間,擾亂了社會風氣。
為治理網絡直播亂象,2021年以來,中央網信辦協同有關部門、集聚社會力量,集中開展了“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相關部門出臺了《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加大對違規直播內容的處置力度。應當講,在重拳治理之下,很多違規的直播內容及主播及時受到處理,建設清朗網絡空間取得了積極成效。
然而,在利益的驅動下,總有一些人覺得老老實實做內容,不如“劍走偏鋒”掙快錢。他們為博出位、賺流量,不斷在法律邊緣“瘋狂試探”,總是嘗試在直播中打“擦邊球”。因此,除了重拳治理亂象,加強對網絡主播的日常監管勢在必行。
過去,直播平臺在治理過程中更多基于具體的單一內容進行處罰。無論是警告還是斷播,影響的只是主播當時的直播活動以及具體的直播視頻,不會對主播長期的直播活動及收益造成太大影響。所以,一些主播習慣了在直播活動中“放飛自我”,甚至故意打“擦邊球”。
治理直播亂象,維護網絡空間秩序,營造清朗網絡環境,從根本上講,還是要將國家的法律法規、平臺的規范規則內化為主播的行動自覺。只有主播自身把好“第一道關口”,當好“第一責任人”,才能從源頭上減少乃至杜絕直播亂象的出現。
相關平臺出臺健康分管理制度,構建網絡主播“個人信用體系”,是加強直播內容源頭管理的一種嘗試。新的規則之下,平臺不再是哪里出問題了去管哪里,而是將各種直播規范落實到主播日常的直播行為中,引導主播在日常直播活動中加強自律。納入管理范圍的主播的健康分初始分值是固定的。在日常直播活動中,主播若有違規行為,就會被扣除相應的分數。隨著被扣分數的增加,主播會受到“減少直播推薦”“限制使用PK及打賞功能”“中止違規直播收益現金提取”甚至“取消直播權限”等處罰。這種“動輒得咎”的健康分管理制度,要求主播在每一次直播活動中都謹言慎行,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平臺的直播規則。
有了“個人信用體系”,主播的任何一次違規行為,都是對個人信用的透支,當違規達到一定數量,信用也就透支光了,在平臺上也就再無立足之地。于平臺而言,由“管具體內容”到“管主播源頭”,是從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的轉變。于主播而言,這將倒逼他們提升主人翁意識,引導他們從“被平臺管理”轉向“自我管理”,鼓勵他們在直播活動中更加規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提升直播內容的質量。
平臺的管理新規,給那些試圖打“擦邊球”、秀下限、博出位的主播念響了“緊箍咒”,同時也為優質主播的發展創造了更大空間。當劣質主播不斷因“信用”破產被淘汰出局,流量、注意力就會更多地流向優質主播,這將有助于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網絡直播生態。
清風徐來天地寬。清朗的網絡空間、良好的網絡環境,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作為網絡直播用戶,我們既是平臺流量的貢獻者,也是平臺建設的參與者,每一次點贊、轉發、評論、打賞,都是一次無聲的內容投票。行業良性發展需要監管部門、平臺以及用戶的共同努力。作為網絡直播用戶,我們要對紛繁復雜的直播內容擦亮眼睛,積極擁抱優質內容,自覺抵制不良內容,多一些獨立思考,多一些理性探討,多一些監督批評,賦予正能量以大流量,為構建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精神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13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