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的醫療手段,為那些無法自然受孕的夫婦提供了成為父母的可能,但在這一過程中,如果丈夫一方不幸去世,其妻子是否還能夠進行胚胎移植手術?醫院以當事人死亡無法明確真實意思表示來抗辯,又是否能夠得到法律支持?
近日,柳北區人民法院成功審結了這一起案件,依法判決醫院繼續履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醫療服務合同。
此前,王女士與丈夫到我市某醫院進行人類輔助生殖治療。雙方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間先后簽署了《夫精冷凍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承諾書》等醫療服務合同,自愿要求在柳州市某醫院生殖健康助孕中心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治療。
鑒于此,該醫院為夫妻二人成功凍囊胚12個,不幸的是,王女士的丈夫在不久后因病去世。為了“香火”能夠延續,王女士要求該醫院繼續進行胚胎移植手術,卻遭到醫院的拒絕。于是王女士將該醫院訴至柳北區人民法院。
王女士認為,其丈夫在世時明確表示了生育子女的渴望,并且在醫院實施了相關手術,將胚胎冷凍在醫院內,他們夫婦與醫院之間已形成醫療服務合同關系,該合同的履行不應受丈夫去世的影響。而該醫院則認為,該手術每個階段均有相關文件需要本人親自簽署,目前王女士的丈夫去世,無法簽署后續文件,院方無法明確王女士的丈夫進行胚胎移植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不符合必備程序,該醫院還按照“不得給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相關規定,明確拒絕手術。
柳北區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王女士與其丈夫為合法夫妻,雙方未生育、領養子女,與醫院簽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為生育子女,能判斷出二人具有真實的生育意思。

除此,該手術具有多階段性,應綜合整個醫療過程判斷,王女士的丈夫生前已在各階段簽字,王女士請求繼續履行醫療服務合同,為她進行胚胎移植手術,既是夫妻二人真實意思的反映,也具備可履行的內容。
對于該醫院提出王女士為“單身婦女”的說法,法院認為王女士屬于“喪偶妻子”,因此該說法不成立。
綜上,最終柳北區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記者 楊好好
來源:柳州晚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