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軍訓累不累?在學校好好學習,爭取再上個專升本。”每天晚上,倪曉紅都要和“女兒”小媛通電話,詢問她在學校的情況,鼓勵她好好學習,繼續深造。
倪曉紅是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愛心媽媽團隊的一員,小媛是她結對幫扶的孩子。從2016年結對幫扶至今,7年的朝夕相處,兩人早已成為無話不談的“母女”。
2016年,成為孤兒的小媛被愛心媽媽倪曉紅接回家。剛開始,她總是躲在倪曉紅身后,倪曉紅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見誰都不說話,大家都有些揪心,擔心這孩子自閉。倪曉紅給了小媛無限的關愛,沒事就和她說話聊天。高二那年,小媛第一次喊了媽媽,倪曉紅激動不已,對小媛更加視如己出。現在,小媛與媽媽無話不談,經常黏在倪曉紅身上,撒嬌賣萌。
山城林州,大愛無垠。林州市愛心媽媽團隊萌芽于2013年,2014年正式組建,2021年成立“愛心媽媽”協會。歷經10年的發展,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林州市“愛心媽媽”團隊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如今的200余人,幫扶、資助困難兒童280余人,105名孤困兒童再一次有了“媽媽”,在母愛的滋養下健康成長。
時任林州市龍山街道新興社區黨支部書記、關工委主任牛正軍作為發起人,經常被孩子們親切地稱呼為“牛媽媽”。今年暑期,小蘭到龍山街道新興社區找“媽媽”秦慶云商量填報高考志愿的事情,一口一個媽媽的呼喚,還不停地和“牛媽媽”嘮嗑,向大家描繪自己對未來的規劃,言談舉止間自信滿滿。
秦慶云是與小蘭結成對子的“愛心媽媽”。2015年,秦慶云和“愛心媽媽”團隊在下鄉走訪時發現了小蘭。當時,小蘭正上5年級,家里條件異常困難,與奶奶相依為命。看到小蘭的境況,秦慶云心疼不已。從此,小蘭有了媽媽,有了家。
“媽媽填補了我情感上的缺失,給了我力量,我愛媽媽。”以往不喜言談的小蘭,如今活潑開朗,自信大方,對未來充滿希望。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林州市“愛心媽媽”團隊的善行義舉澆灌著一顆顆渴望愛的心靈,讓他們健康成長,也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愛的種子,傳遞著這份愛。
高一即將面臨輟學的小蘇,遇到了“愛心媽媽”牛正平,得以繼續學業。大學畢業后,小蘇在當地一所民辦高中教學,在工作中結識了現在的丈夫。結婚當天,“愛心媽媽”作為娘家人,見證了小兩口的禮成。婆家感激不已:“你們為我們家培養了一個好兒媳、好閨女啊!”如今,一家人迎來了新生命的降生。小蘇和丈夫也紛紛加入了“愛心媽媽”團隊,他們說:“我們要把這份愛傳遞下去,去溫暖更多的人。”
在林州市橫水鎮一所村小學的課堂上,楠楠在熱情洋溢地給同學們講著課。10年前,楠楠還是與奶奶相依為命的孤苦孩子,對知識充滿渴望,卻看不到未來的路。
2014年,“愛心媽媽”團隊來到楠楠家里,92歲的奶奶顫顫巍巍地把楠楠的小手與楊玉鳳的手握在一起,滿臉淚痕地說:“我今年92歲了,說不上哪天就走了,心里放不下的就是這個小孫女啊!”那一年,楊玉鳳把14歲的楠楠接回了家,悉心照顧,用愛去溫暖楠楠渴望愛而又極度敏感自卑的心,楠楠得以健康成長。
去年,楠楠從安陽師院畢業,本有機會去讀研的她毅然選擇回到農村做了一名鄉村教師,并加入了愛心媽媽團隊。“是媽媽給了我一個家,驅散了我生命中的陰霾。用溫暖來報答溫暖,就是我余生要做的事情。”楠楠的語氣溫柔而堅定。
如今,隨著脫貧攻堅成果取得全面勝利,那些孤困兒童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改善,“愛心媽媽”團隊的重心也放在了精神幫扶上,很多媽媽開始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幫助孩子們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截至目前,“愛心媽媽”幫扶的孩子中已有22名順利考上大學,其中研究生3名,本科16名,大專6名。今年參加高考的7名孩子,有2名上了本科線。火種匯聚成烈焰之勢,在林州這些媽媽和孩子們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袁晴 李瑞)
來源:光明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