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成都高中生的“未來夢”:
科幻是一種理性的浪漫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10月21日—22日,一群高中生登上了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的舞臺。他們承辦并參與了2場科幻主題沙龍,其中,由一群高中生主編的第37期科幻雜志《未來夢》在此次世界科幻大會上“發布”;由另一群高中生開發的4款教育游戲也在主題沙龍上“路演”。
地平線上的“種子”
站在藍色星球上,遠處是初升的太陽與璀璨的星辰。地平線形成一道弧線,陸地似止于此,而又無限延展。“我們可以切出無數條地平線,但在同一時刻,每個人眼中,只有一條。地平線規定了視野的最遠處,讓我們不得不著眼于有限的世界中。因此,地平線在哪里,人的視覺認知就在哪里,人的見解與思想就在哪里。”
在第35期《未來夢》雜志中,成都七中高三學生林靖杰寫下這段話。在他看來,這本雜志存在的價值是,“正是無數人踏在同一條地平線上,欣賞科技前沿初生的美。從翻開這本雜志,到合上書時,每個人心中都能有一片璀璨奪目的星辰大海。”如果說得具象化一點,這里的“地平線”指的是人類的認知與眼界,而《未來夢》就像一顆“種子”。何時發芽,何時開花結果,取決于熱愛與創新。
林靖杰認為,大多數科幻創作者都不是宇宙、物理、化學等方面的行業專家,但當一個天馬行空的幻想出現在他們腦海之后,創作者們總會不遺余力地搜集資料,去推理邏輯,想盡辦法證明它在未來或許是可能發生的。“這種帶著要證明某種東西去創作的信念,是非常可貴也非常浪漫的。”
《未來夢》雜志是成都七中科學技術協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我們2000年成立了雜志社,負責編輯及出版的都是在校學生。從一本純粹的科普雜志進化成了一本科普、科技、科幻為主的校園雜志,至今已出版到第37期。”成都七中科學技術輔導老師吳航楓介紹。
“游樂場”里的“游戲精神”
成都七中信息技術老師王鈺茹,帶著她的Roblox創意編程社團成員登上世界科幻大會主題沙龍的舞臺,他們既是這場主題沙龍的承辦者,也是參與者。現場,他們以“游戲與創造”為主題,與現任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副廠長、上海市動漫協會副會長陳波進行“腦力碰撞”。
王鈺茹畢業于北京大學,成都七中是她的高中母校。“碩士畢業后,我選擇回七中當一名信息技術老師。因為這所學校的‘游樂場’氣質,符合我對教育的想象。”她笑著說,七中有一個“游樂場”的稱號,并不是說這所學校不注重學習“純玩”,而是鼓勵學生多方面探索自己的興趣,發展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022年10月,王鈺茹組建的Roblox創意編程社團正式開課。“我自己很喜歡游戲設計,我想讓更多人看到游戲不只是娛樂,作為第九藝術的游戲其實可以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式、實現文化傳播和正向價值觀的傳遞。”她解釋,教育游戲設計開發本身就是一種具有想象空間的項目實踐,培養創新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高階思維能力。“我希望這門課,能讓學生看到事物更多的可能性,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熱愛和人生目標,也能學會帶著‘游戲精神’去迎接一切挑戰。”(成都商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