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銀川11月26日電 (記者 于晶)11月26日,“與古為新”全國第三屆書法臨帖作品展(寧夏巡展)在銀川美術館開幕。

市民正在銀川美術館參觀展覽。中新網記者 于晶 攝
“全國書法臨帖作品展覽”是中國書協具備入會條件的常設性全國綜合書體屆展之一。本次展覽從中國書協38家團體會員選送的3366位作者的作品中評選出276位作者的552件臨、創作品參展。
展覽以“與古為新”為主題,作品涵蓋了各書體門類,聚焦崇尚經典和內化出新,注重臨古涵養和個性表達。作品取法上至商周,下迄清末,甲骨、鐘鼎、簡帛、碑版、刻石、法帖均有涉獵。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前書法界倡導研習傳統經典的階段性成果,呈現出近年來業界致力于書法藝術傳承與創新的時代特征。
據了解,展覽旨在展示書法界堅持深入傳統、正本清源、守正創新的務實作風,展期5天,將于11月30日結束。
走進銀川美術館,有如打開一本“中國書法史”。展廳內,篆、隸、楷、行、草“五體皆備”,552件臨帖作品呈現時代正大氣象。商代宰豐骨匕記事刻辭、四方風刻辭,西周大盂鼎、毛公鼎等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坐標意義的傳世名作集中展現,組成了清晰的歷史脈絡,傳遞出傳統中華美學精神和美學風范。
銀川書法愛好者告訴記者,原來都是在手機上或者作品集上看,能現場感受中華漢字之美、文化之美機會難得,這次書法臨帖作品展水平非常高,通過欣賞這些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可以接受藝術熏陶,感受奮進的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參展作者在繼承傳統精髓的基礎上,較好地把握了內容與形式、形質與神采的關系,創作了一大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書法精品,取法多元,五體皆備,形式新穎,展現出作者對傳統的消化和反芻能力。(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