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高凱)以“交融互鑒,多元融合的校園戲劇探索”為主題的新時代校園戲劇國際研討會日前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沙龍順利舉行。
本屆新時代校園戲劇國際研討會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中央戲劇學院承辦,羅馬尼亞錫比烏大學、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韓國藝術綜合大學、中國戲曲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協辦。中國文聯戲劇藝術中心主任李小青任國際研討會主持人。

新時代校園戲劇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辦。中國劇協供圖
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孫大慶以方興未艾的“學院派”戲劇為主題,談到學院派戲劇因其具備優越的制作條件和完整的創作流程,因此具有更高的學術價值和鮮明的創作追求。它是踐行教學研究、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是戲劇演出的重要構成,體現了戲劇文化需求的多樣性。
羅馬尼亞錫比烏大學國際部主管盧米妮塔·博薩提到羅馬尼亞錫比烏大學與世界知名戲劇節——羅馬尼亞錫比烏藝術節的緊密合作與交流。這種合作不僅為學校師生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同時也為戲劇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院長劉國瑛以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為代表的香港戲劇人在粵劇傳承與發展領域的多項舉措為例,介紹了粵劇的傳承與傳揚工作,深入探討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表示粵劇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是世界上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古拙、剛勁的藝術風格。新時代下各種風格樣式的戲劇層出不窮,而傳統戲劇的傳承同樣重要,需要年輕人才為這一傳統藝術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教授劉慶介紹了上海戲劇學院為推動校園戲劇交流互鑒,在研發特色戲劇項目、搭建國際合作平臺、打造對外交流窗口等方面所采取的多項舉措,他表示,其中自1998年至今持續舉辦的上海國際小劇場戲劇展演,是上戲定期舉行的國際戲劇交流盛會,為戲劇藝術實踐展示提供了國際的平臺。各個專業學生積極參與戲劇展演的劇目實踐和學術研討,在劇目當中擔任主要的角色和戲劇制作的工作,提升了自身的藝術實踐的能力。
北京市劇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唐曉輝,強調了中西文化交流在現代文明發展中的重要性。她指出,國際交流展演不僅能夠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還為戲劇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中國文聯戲劇藝術中心主任李小青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就近年來中國劇協開展的校園戲劇相關活動的狀況與在座專家進行了展開交流。(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