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昆明1月3日電 (羅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實施之際,3日,“從國幟三易到愛國三問”主題展覽在西南聯大舊址所在的云南師范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開展,再現以張伯苓為代表的中國近代知識分子愛國心路和創辦南開學校的報國實踐,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劉公島見證了甲午戰爭北洋海軍的覆滅和列強瓜分中國的慘痛往事。1898年,正因在劉公島親歷“國幟三易”之恥,著名教育家張伯苓遂下決心投身教育救國事業,一生不斷向學生們講述“國幟三易”的故事,使師生心中的愛國火種長燃。
為紀念從“國幟三易”到“愛國三問”中愛國主義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南開大學、威海市劉公島管理委員會、云南師范大學共同主辦此次展覽,展現南開大學等一代知識分子篳路藍縷、為國育才、興學圖強的辦學之路,激勵后輩在新時代傳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開幕式上,云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李宏指出,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全面推進云南師范大學與南開大學的持續深度合作,推進西南聯大博物館與南開大學校史研究部門、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和全國各地西南聯大相關的紀念場館開展緊密合作,共同講好愛國主義故事,弘揚好愛國主義精神。
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梁琪表示,舉辦此次展覽,就是要牢記愛國初心,做好“愛國三問”的時代答卷,將先賢開創的愛國主義教育之路在新的時代發揚光大;要以史鑄魂、以史資教、以史育人,在新的時代共同講好聯大故事,傳承弘揚聯大精神;要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在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為主題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之路上作出貢獻。
此次主題展覽以愛國、救國、報國、強國為主題,共分為“國幟三易”“育才救國”“愛國三問”“時代新答”四個篇章,通過200余幅圖片和部分珍貴文物史料,展現甲午戰爭以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奮起抗爭、前仆后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歷程。展覽將持續至2月底。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展覽現場,往來觀展師生無不在印有“愛國三問”的展板前駐足自問。從1935年南開大學開學典禮到如今的展覽,“愛國三問”振奮著一代又一代師生的愛國斗志。
當日,活動主承辦方共同舉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就如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進行研討,他們認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無論是高校,還是博物館、紀念館,都有責任和義務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工作全過程,不斷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和形式,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系統性和親和力、感染力。(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