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福州1月6日電 (吳丹紅)落成于20世紀90年代初的嚴復雕像,歷經兩次遷移,6日“回歸”嚴復的求學之地——位于福州市馬尾區的船政學堂。
嚴復(1854—1921),福建侯官人(侯官是福州古稱),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用《天演論》等一系列譯著,喚起國人救亡圖存意識,被譽為“中國西學第一人”。1871年,嚴復以最優等的成績畢業于船政學堂,為該學堂第一屆畢業生,先后在“建威”“揚武”兩艦船實習和工作。
“船政是福州的歷史驕傲,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回到馬尾這片土地,紀念這位‘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感到非常榮幸和神圣。”在當日于中國船政文化城格致園舉行的嚴復雕像揭幕儀式上,嚴復后人嚴以振激動地說道。
嚴復雕像落成于1991年,8年前,嚴復雕像從福州鼓山下院環島處遷移到馬尾馬江渡廣場,2023年9月,再次遷移至中國船政文化城格致園。經過環境布置及按原型技術重新安放,雕像于6日正式揭幕,今后將成為船政文化城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嚴復雕像由十余塊巨型花崗巖構成,總高11.5米,重約50噸,上有嚴復孫女嚴倬云新題“嚴復”二字。雕像背倚鶯脰山,左右是船政前學堂、后學堂舊址,面朝船政舊址和閩江。雕像背后的“一座學堂引領一個時代”巨幅標語,既體現船政學堂的歷史成就,也是船政學子嚴復“嚴謹治學、首倡變革、追求真理、愛國興邦”精神的映射。
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船政學堂是嚴復先生的求學之地,他一生的思想與成就從這里起步。為更好地紀念嚴復、學習嚴復、弘揚嚴復的思想和精神,我們請嚴復先生正式回‘母校’。”
該名負責人透露,接下去將著手打造嚴復文化廣場、建設嚴復思想報告廳和文獻資料室、設計嚴復研學線路等,讓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近距離地了解、學習嚴復思想,推動船政“大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建設,促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
馬尾區政協有關負責人表示,馬尾區將以嚴復先生雕像落成為契機,深入開展嚴復思想文化研究,探尋嚴復思想孕育、形成過程及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彰顯船政文化在近代中華民族探索復興之路上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傳承船政文化,弘揚船政精神,講好新時代嚴復故事、船政故事。
揭幕儀式結束后,主題為“嚴復思想研究與傳播”的座談會在中國船政文化城格致園議事廳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如何深化嚴復思想的研究與傳播展開討論。(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