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黎先才 通訊員楊立飛)近日,由中國一冶承建的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此前,新館與老館連為一體,通過采礦冶煉遺址、出土實物、文圖史料、聲光電技術等,全面展示該遺址50年來的發掘成果。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古銅礦遺址中,采冶延續時間最長、開采規模最大、采冶鏈最完整、采冶技術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銅礦遺址。老館于1984年建成開放。近40年來,累計接待游客2000余萬人次。
新館位于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城區西南3公里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7號礦體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新館與老館相連,為坡地建筑,將博物館的主體建筑以礦道形式,逐層后退融入到山體形態之中。
施工方中國一冶項目負責人表示,新館圍繞“銅綠山之魂脈”而展開,拾級而上,一幅由“爐火不滅”“青銅故里”“南銅北運”和“銅助楚興”四部分組成的銅雕長卷徐徐展開,“銅山有寶”“找礦有方”“采礦有道”“煉銅有術”“青銅有源”等多個特色展廳,不僅記錄了大冶青銅文化起源、發展、興盛歷程,更突顯銅綠山礦冶史對當時政治、經濟、社會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彰顯中國青銅文明在世界史中的重要地位。
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克服周邊文物遺址保護的重重困難,在深入學習遺址保護相關內容的前提下編制施工方案,邀請相關單位資深專家擔任技術顧問,確保項目施工過程中最大限度保護遺址,為大冶市文旅業和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