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昆明2月5日電 題:實力唱將孫楠加盟2024年云南春晚 唱響心中的千年景邁山
中新網記者 韓帥南 繆超
“千年景邁山古茶林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智慧,我希望能通過《想那個地方》這首歌讓更多人認識景邁山,更好地保護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近日,著名歌手孫楠在參與2024年云南省春節文藝晚會(以下簡稱2024年云南春晚)彩排時如是說。

圖為2024年云南省春節文藝晚會海報。主辦方 供圖
今年春節,孫楠將帶著歌曲《想那個地方》登上2024年云南春晚,帶全國各地的觀眾暢游景邁山,感受云南生活,凝聚云南奮進力量,共同迎接新的春天,共建共享“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想那個地方》是由萬里、徐榮凱共同創作,以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為題材的時代贊歌。歌曲描述了景邁山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人文歷史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人與茶、人與自然的精神聯結。
“景邁山耶,想那個地方……茶的搖籃,云的故鄉……”歌曲中的景邁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瀾滄縣,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漢族5個民族世居于此。山上生長著目前世界上所發現的保存比較完整的千年萬畝栽培型古茶林,15個村落分布在山中。世居民族創造性地采用適應自然、適度利用的“林下茶”種植方式,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茶文化景觀。

圖為景邁山翁基古寨。中新網記者 劉冉陽 攝
“我非常喜歡喝普洱茶,特別是景邁山的古樹茶,味道醇厚。”孫楠說,他在15年前曾去往景邁山,時光飛逝,但山中茶林的郁郁蔥蔥和清新的空氣讓他至今難忘。
景邁山古茶林體現了尊重自然的樸素生態倫理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智慧。在時間長河中,當地由生態倫理衍生出信仰體系。當地人把帶領先民遷徙至此、并開辟茶林的部落首領奉為茶祖。布朗族的茶魂樹、傣族的茶神樹代表茶祖守護著茶林,見證了古茶林延續千年。
“瀾滄江邊上,阿媽口弦聲聲,訴說歲月的滄桑。景邁山耶,想那個地方,我永遠的夢鄉……”彩排時,孫楠在演唱中傾注了自己對普洱茶的喜愛和對景邁山的思戀,在其高亢清亮的歌聲中,景邁山的秀美風光和人文歷史徐徐鋪陳在觀眾眼前。
經由世居民族祖祖輩輩的建設,景邁山形成了“山共林、林生茶、茶繞村”的古茶林文化景觀。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
“15年前我還參觀了景邁山的傣族、布朗族村寨。”孫楠回憶,“當地各族民眾一起采茶制茶、和諧相處,他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令人感動,家給人足、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更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如今的景邁山,各族民眾依然與周邊蔥郁生長的茶樹如親人一般,保持著村村種茶、家家采茶、戶戶制茶的生產文化,實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成為“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的生動寫照。
2024年云南春晚導演史廣林介紹,孫楠將在2024年云南春晚的第四篇章“和諧幸福”中重磅登場,他的演唱表達了云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故事,唱出了“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最鮮亮的綠色主題。他將與眾多歌手、舞者在這一篇章共同演繹中華民族大家庭一份子的云南,正譜寫著中國式現代化的云南實踐。
據了解,“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2024年云南省春節文藝晚會包括“生態綠色”“多姿多彩”“開放包容”“和諧幸福”四個篇章,整臺晚會時長100分鐘,共21個精彩紛呈的節目,涉及歌曲、音詩畫(劇)、舞蹈、雜技、戲曲、交響樂演奏等多種藝術門類。其中,原創節目占比約42%,改編節目占比約33%。
本臺春晚將于大年初一(2月10日)20時登陸云南衛視、湖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中國新聞網全媒體矩陣和芒果TV也將同步播出。
“除了景邁山,我還非常喜歡云南大理,經常到那里放空身心,擁抱安寧。”孫楠說,他所感受到的云南的生活是和諧、幸福、愜意的,希望更多人能夠通過2024年云南春晚感知“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并享受這種生活。(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