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歲片不再只是影院里的專享,也有手機里的“迷你版”。今年春節,微短劇迎來了“破圈”勢頭,超過800部微短劇競逐新春檔,其中不乏大IP衍生、明星下場的“大制作”。
劇集數量及品質雙提升的同時,微短劇受眾也在拓展。除了低線城市的小鎮青年,越來越多一二線城市宅居家中或返鄉的人們也抱著手機刷起微短劇,有些人還伴著“上頭”的劇情不自覺地掏了腰包。
節奏夠快、劇情夠爽,讓微短劇在去年爆火吸金,成為撫慰情緒的“精神口紅”。新機遇吸引了長短視頻平臺加碼、明星大IP相繼入局。業內人士預計,2024年微短劇必然很“卷”,精品化會成為大勢所趨,但行業狂歡之后,也會沉淀對于內容創作、盈利模式等多方面的冷靜思考。
過年刷微短劇成新年俗
熟悉的重生、先婚后愛、怒懟惡人等情節,配以上世紀80年代背景、男主角為養豬戶“霸總”等獨特設定,一部名為《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的微短劇在春節期間走紅平臺。在家閑得無聊的北京市民張女士因這部劇第一次為觀看微短劇付費,“一開始還有點不好意思追看,結果發現身邊好多人都在看。”這部“土”進五環里的短劇,因男女主顏值演技在線、制作較精良,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再次證明了小程序“爽劇”的吸金能力,單日訂閱超2000萬。
曾以低線城市用戶為基本盤的微短劇今年春節明顯“破圈”。除了精良化的“爽劇”,還有不少大IP改編衍生、明星下場參演的作品亮相,吸引了一二線城市用戶。這個春節檔,廣電總局發布了16部精品微短劇片單,涉及抖音、快手、愛奇藝、芒果TV等長短視頻平臺。僅以抖音為例,短劇春節檔話題播放量28.3億,是去年同期的5倍多。
短劇《少爺和我》成了北京市民王先生這個春節的電子榨菜,這一短劇由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中頗受歡迎的組合“少爺和我”主演,吸引了不少此前的“綜藝粉”。“沒想到明星現在也來演短劇了,制作水平已經堪比平臺網劇了。”春節返鄉后,小昕追看了短劇《大過年的》,這部吸引了明星參演的短劇僅更新8集,正片總播放量已超過4億。
多方入局短劇持續精品化
去年短劇爆火證明其非凡吸金能力后,行業空前火熱。盡管廣電總局等相關部門及時收緊監管,讓一批內容擦邊、有負面引導的短劇下架,微短劇依然吸引了大IP、大平臺、大制作方等“正規軍”入局。一時間,有人笑稱橫店變“豎店”,春節期間,一批群演賺著“加班費”在各個短劇劇組間瘋狂串場。
與微短劇關聯最為緊密的短視頻平臺近期相繼推出扶持計劃。其中,抖音于今年1月發布“辰星計劃”,面向影視公司、MCN機構、個人創作者等,發布聯合出品、聯合運營兩大合作模式,推出最高500萬元現金和1億流量扶持的方案。就在這個計劃發布不久,喜劇大咖周星馳以發起人身份,與該平臺達成獨家精品微短劇合作,雙方將聯合開發運營“九五二七劇場”,首部作品預計今年5月上線。
此外,愛奇藝、騰訊、芒果TV等長視頻平臺也都在持續布局微短劇市場,今年春節期間,均有精選微短劇前來賀歲。縱觀新春檔微短劇,更精良的制作、更有分量的演員或班底,更知名的IP改編或衍生已折射出微短劇走向精品化的大趨勢。
“熱辣滾燙”后的冷靜思考
綜合多平臺數據,預計今年春節檔微短劇總票房可達8億元,而這只是開了一個頭。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盡管行業當前“熱辣滾燙”,但也有人認為狂歡之后要有更多冷靜思考。曾參與微短劇編劇及導演的業內人士禾名坦言,影視大咖轉戰微短劇未必一定成功,因為短劇有自己的敘事節奏和風格,與長劇、電影的創作很不同。同時,觀眾也越來越挑剔。“短劇不可能永遠重復重生、復仇、霸總這類套路,離開下沉市場,如何兼容更多審美,考驗創作者的能力。”在禾名看來,“卷”過2024年,微短劇需要以更豐富的題材,探索脫離“爽劇”模式后,如何持續吸引受眾并跑通盈利模式。
抖音精品短劇負責人錢立立也認為,大IP、大制作并不一定與精品畫等號。“整體來看,短劇能從眾多內容產品形態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它短小精悍、相比長視頻性價比更高的優勢。我們并不鼓勵唯成本論和唯制作論,還是要回到內容和故事本身。”(記者 趙語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