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氣小貼士:數九收尾 春天近了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北京時間3月5日10時23分將迎來驚蟄節氣。春雷響,萬物長,地下越冬的蟄蟲“驚而出走”,所以叫“驚蟄”。
按時序算,立春到驚蟄,春已過半,但近期寒潮頻繁,明明冬天還在“霸場”。不過,隨著驚蟄的到來,春雷帶來了暖春的預報,驚蟄后再過一周“出九”。陰雨一歇,大地回春,便是桃花吐蕊的二月天。
在此提個醒:驚蟄時節天氣變化大,一般會有倒春寒,注意適時增減衣物。

圖源:視覺中國

驚蟄節氣大使:陶淵明
這個時節,長空雷鳴,蟄蟲初醒,春天開始在草尖、柳梢上露頭。晉代詩人陶淵明,是這么描寫驚蟄春景的: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也許很多人想不到,身為江西老表的陶淵明,和我們湖北淵源很深。他的曾祖父陶侃,曾在荊州、安陸等荊楚多地為官,因平亂有功都督八州,進駐武昌(今鄂州,下同)。陶侃有17個兒子,其中當過武昌太守的陶茂,就是陶淵明的祖父。

陶淵明雕塑 圖源:視覺中國
陶淵明外公孟嘉,是名噪一時的武昌名士,曾效力荊州刺史。正是在荊州,他留下“龍山落帽”①的千古佳話。李白詩“醉看風落帽,舞愛有留人”,贊的就是孟嘉這種泰然自若的魏晉風度。陶淵明幼時曾隨寡母寄居外公家,深受孟嘉影響。
至于陶淵明自己,在荊楚多地都留下過足跡。他給權臣桓玄當幕僚的時候,就住在江陵(今荊州)。小他三歲的異母妹妹嫁到武昌,她去世時,陶淵明辭官前來奔喪,不久寫下歸去來兮辭,徹底歸隱田園。

打卡點:竹山武陵峽·桃花源景區
據學者考證,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不僅實有其地,而且很可能就在我們湖北竹山。陶翁原文中稱,桃花源地處晉太元年間的武陵縣。而據《中國歷史地理辭典》載,晉太元年間,中國版圖上只有我們竹山叫武陵。

圖源:十堰日報
《桃花源記》中提到,南陽人劉子驥曾尋桃花源無果。而這位劉子驥,歷史上確有其人。古時信息不暢,劉子驥能聽聞此事,說明桃花源離南陽不遠。而當時和南陽相鄰的唯一一個郡,便是竹山所屬的上庸郡。
竹山境內的堵河古稱武陵河,河上峽谷現在仍叫武陵峽。峽谷入口處有個桃源村,村名也是從晉代沿用至今。桃源村一帶的多處景致,一線天的峽口、溪流、桃林等,和陶翁所寫極為相似,如今已由當地開發成了武陵峽·桃花源景區。

圖源:十堰日報

武陵峽·桃花源景區旅游便簽
地址:十堰市竹山縣官渡鎮桃源村1組
門票:免票,船票50元/人,1.2以下小孩免船票;1.2—1.5小孩船票半價
自駕:導航到“十堰市竹山縣武陵峽·桃花源風景區”
乘車:高鐵到十堰,乘29路公交車到官渡鎮,換乘30路公交車前往武陵峽·桃花源景區

①龍山落帽:東晉大將軍桓溫重陽節帶幕僚到龍山游玩,并設宴暢飲。席間,孟嘉的帽子被風吹落。桓溫讓參軍孫盛寫文章嘲笑他。孟嘉從容寫文回應,文辭優美,在座無不嘆服。
記者:周曉燕 編輯:桂思敏 設計:李硯青
出品: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