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廊坊3月29日電 題:國際劇協總干事托比亞斯:20歲讀“紅樓”,今在廊坊入“夢”
作者 曾玥 高凱
“我在20歲的時候閱讀了德語版《紅樓夢》,如今我見證了它如何再現,這真的很棒。”走出位于河北廊坊的“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國際戲劇協會總干事、瑞士籍詩人托比亞斯·比昂科尼(Tobias Biancone)28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仍意猶未盡。
3月27日至29日,世界戲劇日慶典活動在夢廊坊國際戲劇公園舉辦。作為其核心組成部分,“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依托《紅樓夢》的背景、文本和內涵,以東方建筑藝術和美學創作手法,結合全新情景裝置與舞臺沉浸技術,向觀眾呈現《紅樓夢》的古典與現代敘事。
“這對我來說,是從未見過、完全‘獨一無二’的體驗。”去年11月首次踏足此地參觀考察時,托比亞斯便以“神奇的藝術創造”形容之。他說,走在這里,就走進了一個《紅樓夢》讀者的世界,自己也成為這些戲劇的一部分,有一種“夢想成真”的感覺。
此番重訪,托比亞斯再度感慨,傳統文化和戲劇創新的奇妙碰撞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藝術氛圍與文化魅力,“中國有如此豐富的文化。”

3月27日,國際戲劇協會總干事、瑞士籍詩人托比亞斯·比昂科尼在2024年世界戲劇日慶典活動上發言。(主辦方供圖)
2015年,國際劇協總辦事處由法國巴黎遷至中國上海,托比亞斯隨之來華工作、生活。近年來,他活躍在中國舉辦的多項戲劇活動上,關注世界各國在戲劇創作、表演、理論研究等領域的交流互動,尤其是國際文化藝術與中國本土藝術的和諧交融。
置身廊坊,托比亞斯強調,在追逐潮流的當下,戲劇藝術發展更應重視民族文化根脈的價值,吸收本土文化基因和優秀傳統,關心戲劇表達之余也應關注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產,提升各國、各民族文化認同,在守住根脈、精華的前提下與世界文化藝術交流合作、探索創新。
在今年的世界戲劇日慶典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聚首廊坊,成為彼此的觀眾。在托比亞斯看來,藝術家和觀眾并無明顯界限,戲劇凝聚起不同地域、身份、背景的愛好者,一同擁抱豐富多彩的文化。
“我們強調的是不同文化身份的融合,這不僅豐富了我們身邊的世界,也使得舞臺上的世界更加多元。”他說,“‘不同’并不妨礙我們進行良好的合作。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是我們生命的本質。”(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