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3月30日電 (記者 許婧)古鎮作為江南文化集大成者,濃縮了地區的歷史變遷和優秀遺產,是傳統文化的鮮活標本,也是文化遺產的整體再現。30日,伴隨著上海市浦東新區新場鎮國家級非遺項目江南絲竹的悠揚樂聲,“文物視角中的江南”系列叢書首冊《文物視角中的江南:上海古鎮》正式發布。

3月30日,“文物視角中的江南”系列叢書首冊《文物視角中的江南:上海古鎮》在新場鎮四庫書房正式發布。 同濟大學出版社供圖
《文物視角中的江南:上海古鎮》著力解讀上海11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和價值特色,介紹古鎮中的86處文物點位,展示232張風貌圖片,在歷史、文化、空間中,多維度地呈現江南文化。
同時,書中輔以交通指南、游覽路線、美食推薦和英文翻譯,兼具專業性、實用性與趣味性,中外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走進上海的江南古鎮,聆聽上海的江南往事,感受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上海古鎮分區示意圖。 同濟大學出版社供圖
江南文化意蘊深厚、韻味悠長,是上海三大文化品牌之一。從楓涇、新場、朱家角等歷史文化名鎮,到唐經幢、真如寺大殿、泖塔等優秀古代建筑,從豫園、秋霞圃、醉白池的曲徑通幽,再到橋涵碼頭、傳統民居的市井生活,造就了上海獨特的江南文化特質。
近年來,上海全面推進“建筑可閱讀”工作,讓人們通過閱讀建筑的形式走進城市歷史、觸摸城市的文化印記。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鑒定研究中心)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的指導下,組織策劃建筑可閱讀書系“文物視角中的江南”系列叢書,以文物建筑為主要視角,從古鎮、古橋、古園林、古寺廟、古塔、傳統民居等六方面對上海江南文化進行詮釋,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
當天,由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同濟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的“走進上海古鎮——《文物視角中的江南:上海古鎮》新書首發式”活動,在新場鎮四庫書房舉行。
出席活動的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書記、主任鄧軍談到,組織這套叢書,是為了將江南文化詮釋好、傳承好、發揚好。上海的古鎮不僅有精美的樓臺亭閣,有碑廊、遺址,還有一方水土所養的一方人,一方水土創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期待在《文物視角中的江南:上海古鎮》的引導下,大家能夠感受到上海各個古鎮不同的歷史風貌,了解更多歷史知識。
同濟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吳為民表示,這本書展現了編撰者的獨特視角,既體現專業性,又體現學術性,對于推廣上海古鎮、推動上海特色的江南文化傳播具有積極作用。今年恰逢同濟大學出版社成立40周年,40年來出版社在城市建筑領域已形成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出版了“城市行走書系”“開放的上海城市建筑史叢書”等多套發掘上海城市歷史與文化的品牌出版物,期待“文物視角中的江南”系列叢書在“建筑可閱讀”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長期從事上海歷史、中華文化風俗歷史研究的上海史專家薛理勇當日為讀者現場解讀上海古鎮的歷史文化,他從“鎮”的概念出發,結合歷史圖片、文獻等豐富史料,生動講述了上海古鎮的發展淵源和特點,幫助大家更加深入地認識秀麗江南、魅力上海。

上海史專家薛理勇為讀者現場解讀上海古鎮的歷史文化?! ⊥瑵髮W出版社供圖
上海目前保留有一定數量的傳統古鎮,主要分布在浦東、青浦、嘉定、金山、寶山等地。其中,歷史價值豐富、保存狀況較好的楓涇鎮、朱家角鎮、新場鎮、嘉定鎮、南翔鎮、練塘鎮、張堰鎮、高橋鎮、金澤鎮、川沙新鎮及羅店鎮等11處相繼列入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這些古鎮代表了上海的歷史文脈,對城市精神的塑造和軟實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主辦方表示,闡釋好上海的“江南文化”,保護好上海的歷史文化名鎮,傳承好、發揚好優秀歷史文化遺產,是文物工作者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期待更多的市民關注文化遺產保護。(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