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氣勢恢宏的國樂聲中,國家大劇院第二屆“國樂之春”正式啟幕。3月31日晚,五位履歷遍及海內外知名國樂團體的著名國樂指揮劉沙、劉江濱、彭家鵬、閻惠昌、葉聰首次同臺,依次執棒中央民族樂團,以絢爛多姿的中國音色,奏響了本屆“國樂之春”的序章。據了解,在此后的近一個月內,將有來自四海八方的15支優秀樂團帶來19場高水平的民族音樂會。
作曲家李博禪《初心》拉開序幕
與首屆“國樂之春”開幕音樂會由交響樂指揮李心草、呂嘉和國樂指揮劉沙共同呈現“中西交融”的音樂會不同,第二屆“國樂之春”開幕音樂會可謂是由頂級國樂指揮接力完成的一場原汁原味的國樂盛宴。劉沙、劉江濱、彭家鵬、閻惠昌、葉聰五位履歷遍及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及至五洲四海的國樂指揮首次聚首,不僅真正體現了本屆“國樂之春”的主題“樂聚八方”,也讓觀眾感受到了國樂的豐富多元和博大精深。
本次開幕音樂會的曲目都是具有新時代創新色彩的民族管弦樂力作與新作。當晚的音樂會由上海音樂學院的青年作曲家李博禪創作的民族管弦樂《初心》拉開序幕,這首作品最早是為二胡協奏曲創作的,本次演出也是這部作品改編成大型民族管弦樂之后的首演。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劉沙執棒樂團將這部作品從涓涓細流匯聚成磅礴大河的過程進行了細膩的詮釋。
5位指揮家接棒指揮《花好月圓》
音樂會上另一首首演作品是由閻惠昌創作的民族管弦樂《歡聚》。作為這部作品的作曲家兼指揮,閻惠昌非常了解這部作品,“我在學生時代去海南島采風的時候,積累了很多素材,疫情期間我利用在家休息的時間,重新把那些素材拿出來創作了一個組曲,叫做《海南風情》。《海南風情》一共有三個樂章,其中第三個樂章叫《歡聚》。這部作品還沒有正式演出過,這次我就單獨將這個樂章拿出來作為首演呈現給大家。”作品中加入了很多海南的民間音樂,歡快熱烈,頗有民族韻味。
除了這兩部作品之外,當晚,來自不同地域的指揮家,為這場音樂會帶來了風格各異的音樂。來自寶島臺灣的指揮家劉江濱帶來了在臺灣上演過很多次的民族管弦樂《山西印象》,用或纏綿委婉的音調,或強力的戲劇張力,表現了閨閣兒女切切情思以及晉商先賢開拓進取的精神;指揮家彭家鵬帶來了他在澳門中樂團時委約的《澳門隨想曲》,張弛有度、明暗相間的筆法,表現了澳門回歸祖國后多元文化和諧共融的景象;新加坡華樂團榮譽指揮葉聰則上演了頗有南洋風味的《天網》,展現出東西文明的相互影響和交融。
多首作品過后,音樂會走到尾聲,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象征著美好團圓的《花好月圓》響起,5位指揮家同臺,接棒指揮,將歡樂的夜晚推向了高潮。
一個月內將帶來19場民族音樂會
本場音樂會正式開啟了國家大劇院第二屆“國樂之春”,在此后的近一個月內,將有來自四海八方的15支優秀的樂團帶來19場高水平的民族音樂會。作為“國樂之春”的發起單位之一,中央民族樂團已經為第二屆國樂之春準備了兩年。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著名琵琶演奏家趙聰表示,“第二屆國樂之春已經完全超越了第一屆的陣容,可以說是一種井噴式的發展。近兩年,大家也看到國樂的發展更加欣欣向榮,希望以后可以借助‘國樂之春’的平臺吸引到世界各國更多的音樂家前來,關注并喜愛中國音樂。”
文/記者 田婉婷 攝影/記者 李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