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之光》演出照

《大地之光》排練現場 記者 王凱 攝
“上海之春”的舞臺上亮起了一束光。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芭蕾《大地之光》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上演,有觀眾在舞者艱難跋涉的尋光之路上看見自己,更多人則在這充滿蓬勃朝氣的舞蹈中看見青春,看見傳承。
老帶新 戲帶人
《大地之光》首演于2022年11月,由上海芭蕾舞團副團長、首席主要演員吳虎生擔任編導,這是他繼《難說再見》后又一部中型舞蹈作品。該劇演員陣容中既有張文君等資深的主要演員,也有剛入團不滿20歲的新秀。其中,飾演“追逐者”的許靖昆不足24歲,這也是他第一次在“上海之春”的平臺展現完整舞蹈作品。
以新編導的新視角打造新作品,再借助新作品以“老帶新”梯隊組合助推新人,《大地之光》的創作排演如同上芭不斷突破和發展的縮影。“傳幫帶是我們芭團的傳統,它不僅體現在《白毛女》這樣的看家戲中,也體現在《大地之光》這樣的新創作品中。”上芭團長辛麗麗說,“每年上芭都有新人或是新作登上‘上海之春’的舞臺。曾經《白毛女》等作品就是從這里起步,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如今,我們以老帶新、以戲帶人,通過每年上百場演出,讓新人一步步成長為舞臺上的新生力量。”
光為引 勇追夢
《大地之光》將信仰之力喻為“光”,講述了一個生于混沌之境的“逐光者”為改善境遇、點亮世界而追逐光、播種光、最終成為“光”的故事,作品靈感源于德彪西的《月光》。
首次出演“逐光者”時,許靖昆只有22歲,他按照編導要求把自己想象成一株向陽而生的植物,追隨著光的方向。兩年過去,他和作品一同成長,也將生命感悟融入其中。在他看來,光是目標也是希望,每個人都應擁有一束屬于自己的光,照亮未來的方向,也激勵著你不斷向前。
“從舞校到舞團,我們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忙碌于訓練和演出也不會有時間去思考太深奧的哲學命題。偶爾迷茫時,只要抬頭看看身邊的前輩、學長,就有了指引。”許靖昆相信,一批批的舞者都是因為前面有“光”,才會這么堅定又篤定地走在這條路上。
編導演 共成長
從2017年首度嘗試編創舞蹈作品《起點》,到如今正在構思創作大型舞蹈作品《尋跡·十二木卡姆》,吳虎生在承擔繁重的演出任務和行政管理事務的同時,也積極投身幕后編創,探索著芭蕾舞的更多可能。
讓他最為驚喜的是,原來只要群策群力,堅持不懈地打磨,作品自己也會“生長”:“《大地之光》經過兩年多的打磨,那些一點一滴的變化,慢慢居然長成了如今讓我都覺得驚喜的模樣,這已經超乎了我最初的想象。”對他而言,這份成就和滿足,就是作為編導的樂趣所在。
談到此次《大地之光》入選“上海之春”,吳虎生備感榮幸,但卻也表示:“這雖是一方聚焦新人新作的舞臺,但我們交出的作品若只有‘新’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能展現海派芭蕾特色、能對標國際一流水準,唯有拿出這樣的高質量新作,才算不辜負這方國際平臺。”記者 朱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