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高媛宣
4月18日,浙江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宣傳周活動在金華啟動,發布《2023年度浙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及十大典型案例。這是浙江法院連續第15年圍繞“4·26”開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系列宣傳活動。浙江法院聚焦“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促進高質量發展”主題,將組織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集中展現打造“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示范地”的新進展、新體會,以及服務保障浙江高質量發展的新收獲、新感悟。

《報告》通過大數據分析方法,對2023年度知識產權案件特點、審判質效等情況進行多維度統計分析。2023年浙江法院深化訴源治理,共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9119件,同比下降0.89%。其中,新收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26122件,同比下降1.77%;此外,新收知識產權行政一審案件37件,新收知識產權刑事一審案件775件,對1252人作出生效有罪判決。

從判決賠償數額情況看,高判賠額案件增幅明顯,2023年浙江省知識產權案件判決賠償總額13.01億元,其中判賠額超過100萬元的案件共152件,同比上升52%,適用懲罰性賠償案件共28件,判賠金額3.19億元,懲戒力度不斷加大。
從審判質效數據看,浙江法院審判質量效率效果明顯提升,平均一審審理周期為68.03天,同比縮短11.96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服判息訴率達93.71%,同比上升1.03個百分點。
依法平等保護中外權利人合法權益,去年浙江法院共新收涉外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793件,涉及美國、韓國、德國、日本等十余個國家,助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浙江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涉網絡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明顯增加。《報告》顯示,2023年浙江法院新收涉網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18820件,同比上升1.70%。為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浙江高院去年專門發布《關于打造“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示范地”服務保障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的實施意見》以及涉數字經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促進數字產業、平臺經濟向善發展。
在浙江“全域數字法院改革”牽引下,浙江法院不斷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數字化建設,“法護知產”集成應用已在全省推廣,獲評國務院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由紹興柯橋法院試點研發的“版權AI智審”子應用已成為全國試點,向多個省市法院推廣,目前該應用共反饋互聯網圖案查重結果2869件(含外省623件),有效規制權利濫用和虛假訴訟。
積極推動司法審判與行政執法有機銜接,形成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大格局,浙江高院與省市場監管局聯合推動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實質化運行,截至今年2月,浙江法院向市場監管部門發送46件失信懲戒建議被采納。
當天,中央、省、市媒體記者共同觀摩一件涉影視短劇侵犯著作權刑事案件庭審。在隨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浙江高院、杭州中院、金華中院、義烏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負責人答記者問。
浙江高院表示,浙江法院將堅持公正司法、能動履職,努力實現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現代化,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為浙江三個“一號工程”“三支隊伍”建設,以及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據悉,在今年的宣傳周期間,浙江法院將舉行100余場活動,其中杭州互聯網法院將發布涉網知識產權審判白皮書,寧波奉化法院將召開“保護‘奉化水蜜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新聞發布會,溫州知識產權法庭將在溫州醫科大學設立“溫知護企”法官服務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