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中國音樂學院出品、中國音樂學院藝術實踐中心制作的歌劇《原野》演員團隊在京建組。四幕歌劇《原野》由萬方根據曹禺先生的同名話劇改編,中國音樂學院教授、著名作曲家金湘作曲,1987年7月25日由中國歌劇舞劇院于北京天橋劇場首演。1992年1月,該劇在美國華盛頓肯尼迪中心艾森豪威爾劇院上演,大獲成功,成為首部叩響西方歌劇宮殿大門的東方歌劇。正值中國音樂學院建校60周年,學校經過兩年籌備,匯集業內頂尖藝術家及校友資源,推出校慶版本歌劇《原野》。目前該劇已展開戲劇排練,將于6月14日、15日亮相中央歌劇院。
深厚淵源
院長李心草曾客串角色
“歌劇《原野》既繼承了中國民族音樂傳統,又充分調動了聲樂和器樂等各種藝術手段,還借鑒了西方古典歌劇的創作經驗,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建組會上,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歌劇《原野》藝術總監兼指揮李心草介紹了《原野》與中國音樂學院的深厚淵源:作曲金湘先生是學院的知名教授;學院曾數次排演歌劇《原野》——1993年,作為學院歌劇本科班導演畢業劇目在北京首都劇場公演,至今已有30年;2002年,該劇再度在中國音樂學院上演。
李心草本人與歌劇《原野》也有著解不開的緣分——30多年前,李心草就在天橋劇場觀看過歌劇《原野》的首演。“當時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學生。盡管對作曲技法、舞臺呈現都不了解,但它帶給我心靈的震撼和感動永遠無法忘記。” 1992年,在陳蔚老師的邀請下,李心草參與了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的表演課程,其中就包括《原野》這部戲。從讀譜到排練,李心草都參與其中。盡管已過去多年,但這段經歷令他印象深刻。更為巧合的是,他還曾在2002年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的畢業大戲《原野》中客串了角色。“那次客串是我終生難忘的經歷。”
李心草與歌劇《原野》的緣分還不止于此:2007年,歌劇《原野》首演20周年紀念演出,作為指揮的李心草還因此背了全譜。“到目前為止,應該只有我一位指揮,背譜指揮過《原野》全劇。那次演出之后,我和作曲金湘先生就歌劇《原野》進行了無數次的交流與探討。所以說,這部作品既對我非常有意義,也是我們兩代師生情的一個紐帶。正因為如此,在中國音樂學院60歲生日之際,我們把這部歌劇重新搬上舞臺,希望大家更多關注中國音樂學院的發展,更多關注中國歌劇。”
舞臺呈現
結合當代審美守正創新
本次新排歌劇《原野》的導演陳蔚20年前曾為中國歌劇舞劇院復排過歌劇《原野》。時隔20年,再次擔任歌劇《原野》的總導演,陳蔚表示,“這一次是為我們中國音樂學院校慶60周年專門打造的版本,將展現我們中國音樂學院在中國歌劇上的傳承與發展,特別是在守正創新上的突破。”
陳蔚介紹,首先要繼承《原野》這部中國歌劇經典的精髓。“我們深入研究了曹禺先生話劇《原野》的原著,嚴格按照作曲家金湘先生的鋼琴譜和總譜進行演員音樂作業和樂隊排練,完整地呈現音樂規模,最終將打造出具有中國音樂學院藝術特色的版本,并以出版錄制全劇音樂的要求進行相關工作。”
20年前陳蔚導演為中國歌劇舞劇院復排歌劇《原野》時,王辛剛就曾擔任舞美設計。此次再度與陳蔚合作歌劇《原野》,王辛剛有非常不同的感受。“這一次,陳導要求回歸文本、回歸文學、回歸原著。我們從話劇《原野》的文本開始創作歌劇《原野》。” 王辛剛透露,此次他會運用沉重的巨石、命運的手掌、壓抑的囚籠等厚重的元素把整個舞臺牢牢壓住,象征著劇中人物難逃命運的桎梏;舞臺呈現上采用手的樣式,五個巨大的人形手指圍繞、包裹主演區——它們可以移動,代表命運的無常卻又無法擺脫。
演員團隊
集結國內優秀歌唱家
本次表演團隊由中國音樂學院教師、優秀校友、學生三部分組成,其中不乏孫礫、尤泓斐、薛皓垠、高鵬、楊琪等國內一線優秀歌唱家。
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1996年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此次她在劇中飾演女主角金子;飾演焦大興的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20多年前就讀于中國音樂學院時就出演過歌劇《原野》。如今,他已經成為了學院的一名老師:“我已經有十多年沒唱這部戲了。再唱《原野》,既熟悉又具有挑戰性。這次我們要把金湘老師所有譜面的細節都展現在舞臺上,非常期待。”
歌劇《原野》已于2023年底完成設計方案匯報,2024年初開始音樂作業,現已展開戲劇排練,將于6月14日、15日在中央歌劇院上演。
文/記者 田婉婷 供圖/中國音樂學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