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阮家驊
4月23日上午,浙江省人民檢察院舉辦“深化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 助力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新聞發布會,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過孟超通報2023年全省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情況,省檢察院二級高級檢察官應建廷發布一批保護知識產權典型案例,來自德清、新昌的2名檢察官現場講述典型案例。
近年來,省檢察院黨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重要論述,緊扣中央和省委工作要求,以更高質效檢察履職服務保障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積極推進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檢察體制機制,為大力推進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提供堅強法治保障。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全省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91人,提起公訴1881人,對民事生效裁判、調解書提出監督意見54件,入選最高檢指導性案例1件、典型案例2件。其中,對中央宣傳部、最高檢等多部門聯合掛牌督辦的溫州“3·19”侵犯亞運會吉祥物著作權、杭州黃某侵犯網絡文學著作權等案件,做到依法從快批捕起訴,有力保護了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省檢察院“加快推進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改革”獲評省第二批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典型案例。
為進一步加大對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新興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浙江檢察機關緊盯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先進制造等科技創新密集型重點領域,依法嚴懲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共批準逮捕9人,提起公訴21人。如杭州市錢塘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高新技術企業被侵犯商業秘密案中,積極開展追贓挽損,在保障企業創新權益的同時,幫助企業挽回損失3000萬元。
結合浙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現狀,檢察機關加強刑事與民事協同,構建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調訴結合”工作機制,全年共促成訴前調解118件,權利人累計獲賠7000余萬元。如在辦理一起假冒名牌管道配件的案件中,新昌縣檢察院運用“調訴結合”工作機制,促成部分侵權人在訴前與權利人達成賠償諒解,幫助權利人挽回損失100萬元,同時通過引導權利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追究其他侵權人的民事賠償責任,最終獲賠近300萬元。浙江檢察機關還深入落實省委關于涉企增值化服務改革部署,堅持治罪與治理并重,綜合運用檢察建議、合規指引等方式,促進源頭預防治理,推動知識產權領域依法授權、獲權、維權、用權,實現“辦理一個案件、解決一類問題、治理一片領域”。
在堅持數字賦能方面,充分利用大數據對知識產權領域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碰瓷式維權”等惡意阻礙創新不誠信訴訟行為開展分析研判,深度挖掘監督線索,保障和促進市場主體誠信經營。紹興檢察機關搭建數字監督模型,通過大數據分析法院近3年1000多份裁判文書,挖出了一個專門虛構影視作品著作權權屬,以專業虛假訴訟、借“維權”斂財的不法團伙。
記者了解到,發布會前,省檢察院、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還共同啟動“知產檢察e站”上線儀式,標志著“知產檢察e站”正式啟用。據悉,該服務系統由1個前端服務平臺、1個知產業務數據決策平臺和1個后臺管理終端組成,以獨立板塊形式在“浙里辦”上線,具備提起刑附民訴訟、申請涉案企業合規、申請知識產權法律監督、信息發布等功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